中醫(yī)古籍
  • 海尼豆瓣綠

    拼音注音Hǎi Ní Dòu Bàn Lǜ別名

    狗骨頭、散血丹

    出處

    《云南中草藥》

    來源

    為胡椒科植物海尼豆瓣綠全草。全年可采。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草叢中。分布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半肉質(zhì)草本,高5~17厘米。莖直立,圓柱形。三葉輪生,葉片闊矩圓狀卵圓形,全緣,無托葉。穗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duì)生;花極小,兩性,有苞片;雄蕊2;子房1室,有胚珠1顆。漿果,極小,不開裂。

    性味

    甘,涼。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治胃出血,鼻衄,腫瘤。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2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萹蓄拼音注音Biǎn Xù別名扁蓄、大萹蓄、鳥蓼、扁竹、竹節(jié)草、豬牙草、道生草英文名HERBA POLYGONI AVICULARIS來源本品為蓼科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葉茂......
  • 拼音注音Bì Má別名紅蓖麻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種子(見“蓖麻子”)、根及葉入藥。夏秋采根及葉,分別曬干或鮮用。性味葉:甘、辛,平。有小毒。根:淡、微辛,平。功能主治葉:消腫拔毒,止癢。治瘡瘍腫毒......
  • 《中藥大辭典》:蓖麻葉拼音注音Bì Má Yè出處《唐本草》來源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葉。性狀干燥葉片大多破碎皺縮,完整者呈掌狀深裂,徑20~40厘米,裂片卵狀披針形至矩圓形,邊有不規(guī)則鋸齒,上面綠褐色或紅褐色,下面淡綠色,主脈掌狀,側(cè)脈羽狀,......
  • 《中國藥典》:蓖麻子拼音注音Bì Má Zi英文名SEMEN RICINI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干燥成熟種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實(shí),曬干,除去果殼,收集種子。性狀本品呈橢圓形或卵形,稍扁,長(zhǎng)0.9~1.......
  • 《中藥大辭典》:蓖麻根拼音注音Bì Má Gēn出處《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來源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根?;瘜W(xué)成分根含反癸烯-2-三炔-4,6,8-酸甲酯、十三烯-1-五炔-3,5,7,9,11,β-谷甾醇。性味《福建中草藥》:“淡,微溫。“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