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龜甲膠

    拼音注音Guī Jiǎ Jiāo來源

    龜甲經煎煮、濃縮制成的固體膠。

    性狀

    為長方形或方形的扁塊,深褐色。質硬而脆,斷面光亮,對光照視時呈透明狀;氣微腥,味淡。

    貯藏

    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炮制

    取漂泡后的凈龜甲,分次水煎,濾過,合并濾液(可加入少許明礬細粉),靜置,濾取膠液,用文火濃縮(可加適量的黃酒)至稠膏狀,冷凝,切塊,陰干。

    歸經

    歸肝、腎、心經。

    性味

    咸、甘,涼。

    功能主治

    滋陰,養(yǎng)血,止血。用于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腰膝酸軟,血虛萎黃,崩漏帶下。

    用法用量

    烊化兌服,3~9g。

    摘錄《中國藥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ì Má別名紅蓖麻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種子(見“蓖麻子”)、根及葉入藥。夏秋采根及葉,分別曬干或鮮用。性味葉:甘、辛,平。有小毒。根:淡、微辛,平。功能主治葉:消腫拔毒,止癢。治瘡瘍腫毒......
  • 《中藥大辭典》:蓖麻葉拼音注音Bì Má Yè出處《唐本草》來源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葉。性狀干燥葉片大多破碎皺縮,完整者呈掌狀深裂,徑20~40厘米,裂片卵狀披針形至矩圓形,邊有不規(guī)則鋸齒,上面綠褐色或紅褐色,下面淡綠色,主脈掌狀,側脈羽狀,......
  • 《中國藥典》:蓖麻子拼音注音Bì Má Zi英文名SEMEN RICINI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干燥成熟種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實,曬干,除去果殼,收集種子。性狀本品呈橢圓形或卵形,稍扁,長0.9~1.......
  • 《中藥大辭典》:蓖麻根拼音注音Bì Má Gēn出處《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來源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根。化學成分根含反癸烯-2-三炔-4,6,8-酸甲酯、十三烯-1-五炔-3,5,7,9,11,β-谷甾醇。性味《福建中草藥》:“淡,微溫?!肮δ苤?.....
  • 《中國藥典》:蓖麻油拼音注音Bì Má Yóu英文名OLEUM RICINI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成熟種子經榨取并精制得到的脂肪油。性狀本品為幾乎無色或微帶黃色的澄清黏稠液體;氣微;味淡而后微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