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革葉茴芹

    拼音注音Gé Yè Huí Qín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革葉茴芹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mpinella coriacea (Franch.) de Boiss. [Carum coriaceum Franch.]

    采收和儲藏:夏、秋間采收,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950-3200m的溝邊或林緣。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長達10cm。莖常單生,中、上部有少數(shù)分枝?;~和莖中、下部葉有柄;葉片近革質(zhì),心形,長2-5cm,寬1-3cm,背面被毛,邊緣有鋸齒,莖上部葉較小,無柄,3裂或近于羽狀分裂,裂片披會形。復傘形花序;總苞片1-2,線形,或無;傘輻8-20,有毛;小總苞片1-3,線形,短于花柄;無萼齒;花瓣白色,基部楔形,先端凹陷,有內(nèi)折小舌片。果實卵球形,有毛;每棱槽內(nèi)有油管1-3,合生面油管2-4?;ü?-10月。

    性味

    味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

    溫中散寒;祛風除濕;活血調(diào)經(jīng)。主胃寒腹痛;風寒濕痹;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埃蕾拼音注音āi Lěi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龍膽科植物百金花的帶花全草。開花時采集,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沙漠地區(qū)的湖盆,濕潤和鹽漬化的沙地。分布內(nèi)蒙古、新疆、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等地。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20~......
  • 拼音注音ān Huī Cì Huánɡ Bò別名黃柏、刺黃柏、三顆針英文名root of Anhwei Barberry出處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來源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莖枝。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rberis anhwe......
  • 來源小檗科安徽小檗Berberis anhweiensis Ahnendt,以樹枝、樹皮入藥。生境分布安徽、浙江。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熱燥濕,利尿殺蟲。主治黃疸,目疾,熱痢下血,淋濁帶下,瘡瘍熱毒,毒蛇咬傷,小兒疳積。用法用量3~5錢。摘......
  • 來源杜鵑花科安徽杜鵑Rhododendron anhweiense Wils.,以根入藥。生境分布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損傷。用法用量根0.5~1兩,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飯前各服1次。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中國藥典》:安息香拼音注音ān Xī Xiānɡ別名白花榔英文名BENZOINUM來源本品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樹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Craib ex Hart. 的干燥樹脂。樹干經(jīng)自然損傷或于夏、秋二季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