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眼蛇藥
毛茛科甘木通Clematis filamentosa Dunn,以葉入藥。
廣東、廣西。
葉含黃酮類,還原性糖,多糖類,甾體,酚性物質(zhì),鞣質(zhì),氨基酸等。
1.對麻醉狗的急性降壓有一定的降壓作用,且作用較緩慢,維持時間也較長。
2.用離體兔心和在體心臟冠脈灌流實驗,都有一定的擴張作用。
甘,微涼。
鎮(zhèn)靜,鎮(zhèn)痛,降壓。主治紅眼病,頭痛,高血壓病。本品對改善高血壓所引起的癥狀,如頭痛、頭昏、腦脹、四肢麻木,失眠等有較好的療效。同時初步觀察到對冠心病患者和腦血管意外引起的偏癱患者均有治療作用。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絲鐵線蓮的葉、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lematis filamentosa Dunn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葉,曬干或鮮用。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1600m的溪邊、山谷的灌木叢中或密林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云南東部。
絲鐵線蓮 ,多年生常綠木質(zhì)藤本。莖圓柱形,無毛,有縱溝。葉對生,三出復(fù)葉,無毛;葉柄長7-13cm,基部上面有溝槽;小葉片紙質(zhì)或薄革質(zhì),卵圓開、寬卵圓形或披針形,長7-11cm,寬4-8cm,先端鈍圓,基部寬楔形、圓形或近心形,全緣,基出掌狀脈5條,上面微凸,下面顯著隆起;小葉柄圓柱形,長2-5cm。腋生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通常有7-12朵花;花兩性,花梗長3-4cm,幼時被棕色絨毛,后漸脫落,基部具線狀披針形苞片;萼片4,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6-2cm,寬5-8mm,白色,開展,先端鈍圓,外面有銹褐色或淡褐色絨毛,內(nèi)面無毛;花瓣無;雄蕊多數(shù),外輪比內(nèi)輪長,退化雄蕊多數(shù),外輪比內(nèi)輪長,退化雄蕊寬線形,比萼片長,能育雄蕊的花藥橢圓形,藥隔伸長,比花藥長1-2倍,花絲線形,無毛;心皮多數(shù),長約1cm,有白色綿毛,花柱有短柔毛。瘦果狹卵形,常偏斜,棕色,長約1cm,宿存花柱羽毛狀,長3-5cm。花期11-12月,果期1-2月。
林生物學(xué)特性,喜亞熱帶高溫多濕氣假。適應(yīng)性較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能經(jīng)受短期輕微霜凍。春、夏季相對濕度為80%以上時生長迅速,不耐陰(幼苗稍耐陰),喜陽光,光照不足會使枝蔓生長緩慢、纖弱。對土壤要求不甚嚴(yán)格,以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zhì)、pH6.0-6.5的砂質(zhì)壤土最適宜栽培。
栽培技術(shù),用種子中扦揪繁殖。種子繁殖:3-4月種子成熟時采種,選地不超過10-15,隨采隨播,穴播,用過篩腐殘質(zhì)土薄層覆蓋,表面加蓋一層松針,以保持土壤濕潤。搭簡易棚遮蔭,種子發(fā)芽率可達(dá)70%。定植,幼苗具葉4-6片,高10-15cm時,選陰雨天或晴天下午時起苗,按行株距50cm×40cm-40cm×35cm,開穴栽種。扦插繁殖;煎取每段長6-8cm的莖蔓作插條,按行株距8cm×8cm,斜插于基質(zhì)中入土深度為插條長度的2/3,經(jīng)常保持插條濕潤,以夏初至秋末為扦插適期。
田間管理,幼苗高20cm,搭支架扶蔓,支架可用竹枝、樹枝反革命籬笆支架,亦可利用自然攀援物,使其纏繞生長。采收枝葉后可行修剪,主蔓長剪,側(cè)蔓短剪,促使葉芽生長。并綠合追施速效肥料,增加收獲量,入冬前增施磷、鉀肥,增強抗寒能力。經(jīng)常淺鋤除草、培土。現(xiàn)蕾開花時,除留種地以外,要全部摘除花枝。
病蟲害防治,病害有白絹病,可用1:50倍甲醛溶液進(jìn)行苗床消毒,或用代森銨1000倍液或500-800倍液澆幼苗或成年樹的基部。
性狀鑒別,葉多皺縮存碎。完整的葉片展平后為三出復(fù)葉,小葉寬卵形至披針形,長6-10cm,寬3-7cm;先端鈍圓,基部寬楔形或淺心形,全緣;上表面灰褐色,下表面稍淺,基出脈5-7條,向背面突起,側(cè)脈網(wǎng)狀;柄扭曲。氣微,味甘淡。
顯微鑒別,葉片橫切面:上表皮細(xì)胞長方形,較大。下表皮細(xì)胞類圓形或長方形,具氣孔。柵欄組織2-4列細(xì)胞,海綿組織5-6列細(xì)胞,并含較多的草酸鈣簇晶。主脈維管束外韌型,導(dǎo)管排列不整齊,維管束上下方有纖維。上下表皮內(nèi)側(cè)有厚角細(xì)胞。
粉末特征:灰褐色。1.草酸鈣簇晶眾多,直徑15-20μm,均散在于葉肉薄壁細(xì)胞內(nèi)。2.氣孔不等式和不定式,副衛(wèi)細(xì)胞4-5個。3.螺紋導(dǎo)管直徑8-33μm,網(wǎng)紋導(dǎo)管直徑12-17(-37)μm。
1.降壓作用,50%甘木通葉煎劑5ml/kg,給麻醇狗腹腔注射,半小時后血壓開始下降,1.5-2h,血壓降至最低,3h后緩慢上升,降壓范圍為25.6%-40.2%(n=7)。
2.增加冠脈流量,25%甘木通葉煎劑對離體兔心冠脈流量平均增加39%(n=8)。
3.耐缺氧作用,用減壓缺氧耐力試驗,25%甘木通葉煎劑0.2ml/10g小鼠體重腹腔給藥,對照組與給藥組的死亡率分別為80%與20%,給藥組的死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理化鑒別,取粗粉2g,加乙醇20ml,回流10min,濾過。(1)取濾液少量,點于濾紙上,揮干,滴加飽和硼酸丙酮溶液及10%枸櫞酸丙酮溶液各1滴,置紫外光燈下觀察,顯黃色熒光。
(2)取濾液1ml,加1%三氯化鐵試液1-2滴,顯污綠色。
心;肝經(jīng)
味苦;性微涼
清肝火;寧心神;降血壓;通絡(luò)止痛。主高血壓?。皇?;頭痛;四肢麻木;肝經(jīng)風(fēng)熱;目赤腫痛;風(fēng)火牙痛;風(fēng)濕痹痛
內(nèi)服:煎湯,9-15g。外貌和:適量,搗爛塞患牙。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眼蛇藥
來源毛茛科甘木通Clematis filamentosa Dunn,以葉入藥。
生境分布廣東、廣西。
化學(xué)成分葉含黃酮類,還原性糖,多糖類,甾體,酚性物質(zhì),鞣質(zhì),氨基酸等。
藥理作用1.對麻醉狗的急性降壓有一定的降壓作用,且作用較緩慢,維持時間也較長。
2.用離體兔心和在體心臟冠脈灌流實驗,都有一定的擴張作用。
性味甘,微涼。
功能主治鎮(zhèn)靜,鎮(zhèn)痛,降壓。主治紅眼病,頭痛,高血壓病。本品對改善高血壓所引起的癥狀,如頭痛、頭昏、腦脹、四肢麻木,失眠等有較好的療效。同時初步觀察到對冠心病患者和腦血管意外引起的偏癱患者均有治療作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甘木通拼音注音Gān Mù Tōnɡ別名眼蛇藥
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絲鐵線蓮的葉、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lematis filamentosa Dunn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葉,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1600m的溪邊、山谷的灌木叢中或密林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云南東部。
原形態(tài)絲鐵線蓮 ,多年生常綠木質(zhì)藤本。莖圓柱形,無毛,有縱溝。葉對生,三出復(fù)葉,無毛;葉柄長7-13cm,基部上面有溝槽;小葉片紙質(zhì)或薄革質(zhì),卵圓開、寬卵圓形或披針形,長7-11cm,寬4-8cm,先端鈍圓,基部寬楔形、圓形或近心形,全緣,基出掌狀脈5條,上面微凸,下面顯著隆起;小葉柄圓柱形,長2-5cm。腋生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通常有7-12朵花;花兩性,花梗長3-4cm,幼時被棕色絨毛,后漸脫落,基部具線狀披針形苞片;萼片4,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6-2cm,寬5-8mm,白色,開展,先端鈍圓,外面有銹褐色或淡褐色絨毛,內(nèi)面無毛;花瓣無;雄蕊多數(shù),外輪比內(nèi)輪長,退化雄蕊多數(shù),外輪比內(nèi)輪長,退化雄蕊寬線形,比萼片長,能育雄蕊的花藥橢圓形,藥隔伸長,比花藥長1-2倍,花絲線形,無毛;心皮多數(shù),長約1cm,有白色綿毛,花柱有短柔毛。瘦果狹卵形,常偏斜,棕色,長約1cm,宿存花柱羽毛狀,長3-5cm。花期11-12月,果期1-2月。
栽培林生物學(xué)特性,喜亞熱帶高溫多濕氣假。適應(yīng)性較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能經(jīng)受短期輕微霜凍。春、夏季相對濕度為80%以上時生長迅速,不耐陰(幼苗稍耐陰),喜陽光,光照不足會使枝蔓生長緩慢、纖弱。對土壤要求不甚嚴(yán)格,以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zhì)、pH6.0-6.5的砂質(zhì)壤土最適宜栽培。
栽培技術(shù),用種子中扦揪繁殖。種子繁殖:3-4月種子成熟時采種,選地不超過10-15,隨采隨播,穴播,用過篩腐殘質(zhì)土薄層覆蓋,表面加蓋一層松針,以保持土壤濕潤。搭簡易棚遮蔭,種子發(fā)芽率可達(dá)70%。定植,幼苗具葉4-6片,高10-15cm時,選陰雨天或晴天下午時起苗,按行株距50cm×40cm-40cm×35cm,開穴栽種。扦插繁殖;煎取每段長6-8cm的莖蔓作插條,按行株距8cm×8cm,斜插于基質(zhì)中入土深度為插條長度的2/3,經(jīng)常保持插條濕潤,以夏初至秋末為扦插適期。
田間管理,幼苗高20cm,搭支架扶蔓,支架可用竹枝、樹枝反革命籬笆支架,亦可利用自然攀援物,使其纏繞生長。采收枝葉后可行修剪,主蔓長剪,側(cè)蔓短剪,促使葉芽生長。并綠合追施速效肥料,增加收獲量,入冬前增施磷、鉀肥,增強抗寒能力。經(jīng)常淺鋤除草、培土。現(xiàn)蕾開花時,除留種地以外,要全部摘除花枝。
病蟲害防治,病害有白絹病,可用1:50倍甲醛溶液進(jìn)行苗床消毒,或用代森銨1000倍液或500-800倍液澆幼苗或成年樹的基部。
性狀性狀鑒別,葉多皺縮存碎。完整的葉片展平后為三出復(fù)葉,小葉寬卵形至披針形,長6-10cm,寬3-7cm;先端鈍圓,基部寬楔形或淺心形,全緣;上表面灰褐色,下表面稍淺,基出脈5-7條,向背面突起,側(cè)脈網(wǎng)狀;柄扭曲。氣微,味甘淡。
顯微鑒別,葉片橫切面:上表皮細(xì)胞長方形,較大。下表皮細(xì)胞類圓形或長方形,具氣孔。柵欄組織2-4列細(xì)胞,海綿組織5-6列細(xì)胞,并含較多的草酸鈣簇晶。主脈維管束外韌型,導(dǎo)管排列不整齊,維管束上下方有纖維。上下表皮內(nèi)側(cè)有厚角細(xì)胞。
粉末特征:灰褐色。1.草酸鈣簇晶眾多,直徑15-20μm,均散在于葉肉薄壁細(xì)胞內(nèi)。2.氣孔不等式和不定式,副衛(wèi)細(xì)胞4-5個。3.螺紋導(dǎo)管直徑8-33μm,網(wǎng)紋導(dǎo)管直徑12-17(-37)μm。
藥理作用1.降壓作用,50%甘木通葉煎劑5ml/kg,給麻醇狗腹腔注射,半小時后血壓開始下降,1.5-2h,血壓降至最低,3h后緩慢上升,降壓范圍為25.6%-40.2%(n=7)。
2.增加冠脈流量,25%甘木通葉煎劑對離體兔心冠脈流量平均增加39%(n=8)。
3.耐缺氧作用,用減壓缺氧耐力試驗,25%甘木通葉煎劑0.2ml/10g小鼠體重腹腔給藥,對照組與給藥組的死亡率分別為80%與20%,給藥組的死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鑒別理化鑒別,取粗粉2g,加乙醇20ml,回流10min,濾過。(1)取濾液少量,點于濾紙上,揮干,滴加飽和硼酸丙酮溶液及10%枸櫞酸丙酮溶液各1滴,置紫外光燈下觀察,顯黃色熒光。
(2)取濾液1ml,加1%三氯化鐵試液1-2滴,顯污綠色。
歸經(jīng)心;肝經(jīng)
性味味苦;性微涼
功能主治清肝火;寧心神;降血壓;通絡(luò)止痛。主高血壓?。皇?;頭痛;四肢麻木;肝經(jīng)風(fēng)熱;目赤腫痛;風(fēng)火牙痛;風(fēng)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貌和:適量,搗爛塞患牙。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