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鸐雉

    拼音注音Dí Zhì別名

    翟、山雉、翟雞、山雞、鸐鳥

    英文名Long-tailed Pheasant出處

    出自《食療本草》。《綱目》:翟,美羽貌。雉居原野,翟居山林,故得山名。大者為鵝。山雞有四種,名同物異,似雉而尾長三、四尺者,翟雉也;似翟雉而尾長五、六尺,能走且鳴者,鎢雉也,俗通呼為翟矣。其二則敝雉、錦雞也。喬、翟皆勇健,自愛其尾,不入?yún)擦?,雨雪則巖伏木棲,不敢下食,往往餓死。故師曠云,雪封枯原,文禽多死。共肉皆美于雉。二十畫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雉科動物長尾雉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yrmalicus reevesii(Gray)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棲息于多林的高山中善奔馳與飛翔。常成群。食性為植物性,主要吃柏樹種子、豆尖和蔬菜等。巢營于草叢或灌木叢中每窩產(chǎn)卵7-8枚,卵殼為油灰色或橄欖色。

    資源分布:分布于我國北部及中部山區(qū)。

    原形態(tài)

    長尾雉,體長約150cm。雉者羽色華麗。頭和頸白色;自額貫眼以至后項,圍以1道黑圈;眼下有一白斑。上體棕黃,各羽具黑色的狹緣;翼上覆羽白色,有黑色和栗色羽緣;次級飛羽白色,有黑色和栗色羽緣; 翼上覆羽白色,有黑色和栗色羽緣;次級飛羽黑褐色,有白斑,羽端棕黃色;初級飛羽暗褐色,綴以白或棕色的斑點;尾羽20枚,中央2對特長,呈銀白色,具多數(shù)黑色和栗色相并的橫斑,羽緣轉(zhuǎn)為桂紅色。喉與胸間橫亙黑帶;胸與脅的羽白色,雜以黑斑,并有濃栗色的闊邊;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均黑色。雌鳥羽色暗淡,尾短。虹膜紅褐色;嘴短而堅,基部帶綠腳短而健,腳、趾及爪均角褐色。

    歸經(jīng)

    脾;肺經(jīng)

    性味

    味甘;性平;小毒

    注意

    《食療本草》:“食這發(fā)五痔。和蕎麥面食之生肥蟲?!?/p>功能主治

    補中益氣;平喘。主氣虛喘促;體虛乏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煮食,100-200g;或炙食。

    各家論述

    1. 孟詵:主五臟氣喘不得息,作羹食。

    2.《綱目》:炙食,補中益氣。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uān Dì Lónɡ別名穿山龍[云南]、龍骨七來源薯蕷科薯蕷屬植物蜀葵葉薯蕷Dioscorea althaeoides R. Knuth,以根狀莖入藥。秋季采集,曬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舒筋活絡(luò),祛風(fēng)除濕。用于風(fēng)濕麻木,跌打......
  • 《中國藥典》:穿山甲拼音注音Chuān Shān Jiǎ別名山甲片、甲片英文名SQUAMA MANIS來源本品為鯪鯉科動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鱗甲。收集鱗甲,洗凈,曬干。性狀本品呈扇面形、三角形、菱......
  • 《全國中草藥匯編》:穿山龍拼音注音Chuān Shān Lónɡ別名穿地龍、地龍骨、金剛骨、雞骨頭、野山藥來源薯蕷科薯蕷屬植物穿龍薯蕷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以根狀莖入藥。春秋采挖,去掉外皮及須根,切片曬干。性......
  • 《全國中草藥匯編》:穿心草拼音注音Chuān Xīn Cǎo別名串錢草、穿錢草、頂心風(fēng)來源龍膽科穿心草屬植物穿心草Canscora lucidissimma (Levl. et Vant.) Hand.-Mazz.的全草。秋冬采收,去雜質(zhì),......
  • 《中國藥典》:穿心蓮拼音注音Chuān Xīn Lián別名欖核蓮、一見喜、斬舌劍、苦草、苦膽草、四方草英文名HERBA ANDROGRAPHIS來源本品為爵床科植物穿心蓮(圓錐須藥草)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