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川南報春
報春花科報春花屬植物鄂西粗葉報春花Primula epilosa Craib,以根入藥。7~9月采集,曬干。
甘、辛,涼。
清濕熱,祛風(fēng)痰。用于頭昏,耳聾,濕熱黃疸,尿少色黃。
3~5錢。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二郎山報春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rimula epilosa Craib
采收和儲藏:7-9月挖取根莖,除去須根,洗凈,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2900m的林緣和陰濕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和四川西部(天全、滬定)。
多年生草本。具粗短的根莖和多數(shù)粗長須根。葉基生,開花時當年生新葉基部有鱗片,鱗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6-20mm,于時褐色;葉柄長5-25mm,有寬翼;葉片長圓狀倒卵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開花時新葉常未充分發(fā)育,老葉長5-10cm,寬2-4cm,先端圓形,基部漸狹,邊緣具胼胝質(zhì)尖頭的三角形牙齒,干時近革質(zhì),上面深綠色,粗糙,下面淡綠色,僅沿葉脈被稀疏黃毛,中肋稍寬?;ㄝ愀?.5-14cm,頂生傘形花序具花2-5朵;苞片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3-10mm,膜質(zhì);花梗長4-20mm,被黃色毛;花萼鐘狀,長7-11mm,5裂,裂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外面被黃色毛;花冠淡紫藍色,有稀疏的暗紫色條紋,5裂,裂片闊倒卵形,寬達12mm,先端深2裂;長花柱花:冠筒長約10mm,雄蕊距冠筒基部約4mm著生,花柱微伸出筒口;短花柱花:冠筒長14-17mm,雄蕊近冠筒口著生,花柱長4-5.5mm。蒴果球形,包于增大宿存花萼內(nèi)。種子多數(shù),圓形,黑色,有小的疣狀突起?;ㄆ?-5月。
甘;性涼
清熱利濕。主濕熱黃疸;小便色黃澀痛
內(nèi)服:煎湯,9-18g。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川南報春
來源報春花科報春花屬植物鄂西粗葉報春花Primula epilosa Craib,以根入藥。7~9月采集,曬干。
性味甘、辛,涼。
功能主治清濕熱,祛風(fēng)痰。用于頭昏,耳聾,濕熱黃疸,尿少色黃。
用法用量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豆葉參拼音注音Dòu Yè Shēn來源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二郎山報春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rimula epilosa Craib
采收和儲藏:7-9月挖取根莖,除去須根,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2900m的林緣和陰濕巖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和四川西部(天全、滬定)。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具粗短的根莖和多數(shù)粗長須根。葉基生,開花時當年生新葉基部有鱗片,鱗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6-20mm,于時褐色;葉柄長5-25mm,有寬翼;葉片長圓狀倒卵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開花時新葉常未充分發(fā)育,老葉長5-10cm,寬2-4cm,先端圓形,基部漸狹,邊緣具胼胝質(zhì)尖頭的三角形牙齒,干時近革質(zhì),上面深綠色,粗糙,下面淡綠色,僅沿葉脈被稀疏黃毛,中肋稍寬?;ㄝ愀?.5-14cm,頂生傘形花序具花2-5朵;苞片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3-10mm,膜質(zhì);花梗長4-20mm,被黃色毛;花萼鐘狀,長7-11mm,5裂,裂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外面被黃色毛;花冠淡紫藍色,有稀疏的暗紫色條紋,5裂,裂片闊倒卵形,寬達12mm,先端深2裂;長花柱花:冠筒長約10mm,雄蕊距冠筒基部約4mm著生,花柱微伸出筒口;短花柱花:冠筒長14-17mm,雄蕊近冠筒口著生,花柱長4-5.5mm。蒴果球形,包于增大宿存花萼內(nèi)。種子多數(shù),圓形,黑色,有小的疣狀突起?;ㄆ?-5月。
性味甘;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主濕熱黃疸;小便色黃澀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8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