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苦寒。主疥搔痂癢。惡創(chuàng)。殺虱留熱在骨間。明目。一名青蒿。一名方潰。生川澤。
氣早春陽。三秋余力。松檜香鄰。蓬藜群植。美詠鹿鳴。臭含息。庚伏元辰。懸庭充食。
李時珍曰。青蒿得春木少陽之氣最早。夢溪筆談。此蒿深青如松檜之色。深秋余蒿并黃。
此蒿猶青。禮藜莠蓬蒿并興。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蒿。韓保升曰。其氣息似臭。故名蒿。月令通纂。伏內庚日。采青蒿懸于門庭辟邪。冬至元旦為末服。亦良。
《串雅內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術經驗,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驗、便、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苦寒。主疥搔痂癢。惡創(chuàng)。殺虱留熱在骨間。明目。一名青蒿。一名方潰。生川澤。
氣早春陽。三秋余力。松檜香鄰。蓬藜群植。美詠鹿鳴。臭含息。庚伏元辰。懸庭充食。
李時珍曰。青蒿得春木少陽之氣最早。夢溪筆談。此蒿深青如松檜之色。深秋余蒿并黃。
此蒿猶青。禮藜莠蓬蒿并興。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蒿。韓保升曰。其氣息似臭。故名蒿。月令通纂。伏內庚日。采青蒿懸于門庭辟邪。冬至元旦為末服。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