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溫。
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jié),皮膚死肌,寒濕,痹痛,下氣,久服之,頭不白,輕身增年,生川谷。
《名醫(yī)》曰:一名巴椒,一名蓎藙,生武都及巴郡,八月采實(shí),陰干。案《范子計(jì)然》云: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陸璣云:蜀人作荼,又見(jiàn)秦椒,即《爾雅》莍.陶宏景云:俗呼為樛。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shuō)、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fù)①t(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味辛溫。
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jié),皮膚死肌,寒濕,痹痛,下氣,久服之,頭不白,輕身增年,生川谷。
《名醫(yī)》曰:一名巴椒,一名蓎藙,生武都及巴郡,八月采實(shí),陰干。案《范子計(jì)然》云: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陸璣云:蜀人作荼,又見(jiàn)秦椒,即《爾雅》莍.陶宏景云:俗呼為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