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一)色氨酸操縱元的結構與阻遏蛋白的負性調控

    如圖19-10所示,合成色氨酸所需要酶類的基因E、D、C、B、A等頭尾相接串連排列組成結構基因群,受其上游的啟動子Ptrp和操縱子o的調控,調控基因trpR的位置遠離P-o-結構基因群,在其自身的啟動子作用下,以組成性方式低水平表達分子量為47000的調控蛋白R。R并沒有與o結合的活性,當環(huán)境能提供足夠濃度的色氨酸時,R與色氨酸結合后構象變化而活化,就能夠與o特異性親和結合,阻遏結構基因的轉錄,因此這是屬于一種負性調控的、可阻遏的操縱元(repressible operon),即這操縱元通常是開放轉錄的,當有效應物(色氨酸為阻遏劑)作用時,則阻遏關閉轉錄。細菌不少生物合成系統(tǒng)的操縱元都屬于這種類型,其調控可使細菌處在生存繁殖最經濟最節(jié)省的狀態(tài)。

    色氨酸操縱元的結構和調控示意圖

    圖19-10 色氨酸操縱元的結構和調控示意圖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