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ATP是細胞內(nèi)主要的磷酸載體或能量傳遞體,人體儲存能量的方式不是ATP而是磷酸肌酸。肌酸主要存在于肌肉組織中,骨骼肌中含量多于平滑肌,腦組織中含量也較多,肝、腎等其它組織中含量很少。
磷酸肌酸的生成反應如下:
肌細胞線粒體內(nèi)膜和胞液中均有催化該反應的肌酸激酶,它們是同工酶。線粒體內(nèi)膜的肌酸激酶主要催化正向反應,生成的ADP可促進氧化磷酸化,生成的磷酸肌酸逸出線粒體進入胞液,磷酸肌酸所含的能量不能直接利用;胞液中的肌酸激酶主要催化逆向反應,生成的ATP可補充肌肉收縮時的能量消耗,而肌酸又回到線粒體用于磷酸肌酸的合成,此過程可用圖6-15表示。
圖6-15 磷酸肌酸的生成與利用
肌肉中磷酸肌酸的濃度為ATP濃度的5倍,可儲存肌肉幾分鐘收縮所急需的化學能,可見肌酸的分布與組織耗能有密切關(guān)系。
ATP的生成、儲存和利用可用下圖表示(圖6-16)
圖6-16 ATP的生成、儲存和利用總結(jié)示意圖
CPK:肌酸磷酸激酶
《時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陳念祖(修園)著。二卷。 選擇常用方劑 108 首,按性質(zhì)分為十二類,敘理簡明,便于學習。
《時病論》(公元 1882 年)清.雷豐(少逸)著。八卷。闡述四時的“伏氣”、“新感”等急性熱病,立法清晰,為有關(guān)溫熱病 重要著作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ATP是細胞內(nèi)主要的磷酸載體或能量傳遞體,人體儲存能量的方式不是ATP而是磷酸肌酸。肌酸主要存在于肌肉組織中,骨骼肌中含量多于平滑肌,腦組織中含量也較多,肝、腎等其它組織中含量很少。
磷酸肌酸的生成反應如下:
肌細胞線粒體內(nèi)膜和胞液中均有催化該反應的肌酸激酶,它們是同工酶。線粒體內(nèi)膜的肌酸激酶主要催化正向反應,生成的ADP可促進氧化磷酸化,生成的磷酸肌酸逸出線粒體進入胞液,磷酸肌酸所含的能量不能直接利用;胞液中的肌酸激酶主要催化逆向反應,生成的ATP可補充肌肉收縮時的能量消耗,而肌酸又回到線粒體用于磷酸肌酸的合成,此過程可用圖6-15表示。
圖6-15 磷酸肌酸的生成與利用
肌肉中磷酸肌酸的濃度為ATP濃度的5倍,可儲存肌肉幾分鐘收縮所急需的化學能,可見肌酸的分布與組織耗能有密切關(guān)系。
ATP的生成、儲存和利用可用下圖表示(圖6-16)
圖6-16 ATP的生成、儲存和利用總結(jié)示意圖
CPK:肌酸磷酸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