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竇簽判名思文云甚至驗(yàn),積年者,不過兩服,新者一服愈之。純舍侄方同。
常山(不以多少,雞骨者,為細(xì)末)
上用雞子清一個(gè),入蜜一匙許,于飯甑上蒸熟,以搜和常山末,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當(dāng)發(fā)日空心冷酒吞下。忌熱物一日,不吐不瀉。竇簽常自服取效。
治脾臟不和瀉痢,瘧疾腹痛,下部無力,體重足痿,腳下痛,飲食中滿,四肢不舉等病。
陸橘皮(生用) 甘草(炙) 濃樸(一兩,去皮,姜炙) 羌活 防風(fēng) 肉豆蔻 白茯苓(各二錢上 咀,略搗碎,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煎至八分,食前空心去滓服。
(公元 1150 年)宋.劉昉(方明)著。四十卷。論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兒各科疾病,分為 40 門,每門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陳復(fù)正(飛霞)著。六卷。辨驚風(fēng)及對(duì)小兒勿濫用寒涼,以免傷敗脾胃等,均有較好見解。闡述小兒病的病因治療比較詳備。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竇簽判名思文云甚至驗(yàn),積年者,不過兩服,新者一服愈之。純舍侄方同。
常山(不以多少,雞骨者,為細(xì)末)
上用雞子清一個(gè),入蜜一匙許,于飯甑上蒸熟,以搜和常山末,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當(dāng)發(fā)日空心冷酒吞下。忌熱物一日,不吐不瀉。竇簽常自服取效。
治脾臟不和瀉痢,瘧疾腹痛,下部無力,體重足痿,腳下痛,飲食中滿,四肢不舉等病。
陸橘皮(生用) 甘草(炙) 濃樸(一兩,去皮,姜炙) 羌活 防風(fēng) 肉豆蔻 白茯苓(各二錢上 咀,略搗碎,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煎至八分,食前空心去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