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治臂痛,具《指迷方》中云,有人臂痛不能舉手,或左右時復轉移,由伏痰脘停滯,脾氣不流行,上與氣搏,四肢屬脾,滯而氣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脈沉細后人謂此臂痛乃痰癥也,用以治痰無不效者。茯苓(一兩) 枳殼(麩炒去瓤,半兩) 半夏(二兩) 風化 樸硝(一分)
上四味為細末,生姜自然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湯下。累有人為痰所苦,夜間二臂常若有人抽牽,兩手戰(zhàn)灼,至于茶盞亦不能舉,只以此藥治之,皆隨服隨愈。世間所謂痰藥者多矣,至于立見神效,未有如此藥之妙也。
《古今醫(yī)案按》(公元 1778 年)清.俞震(東扶)著。十卷。選擇歷代醫(yī)案加以按語,發(fā)揮醫(yī)案的義理較為深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本治臂痛,具《指迷方》中云,有人臂痛不能舉手,或左右時復轉移,由伏痰脘停滯,脾氣不流行,上與氣搏,四肢屬脾,滯而氣不下,故上行攻臂,其脈沉細后人謂此臂痛乃痰癥也,用以治痰無不效者。茯苓(一兩) 枳殼(麩炒去瓤,半兩) 半夏(二兩) 風化 樸硝(一分)
上四味為細末,生姜自然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湯下。累有人為痰所苦,夜間二臂常若有人抽牽,兩手戰(zhàn)灼,至于茶盞亦不能舉,只以此藥治之,皆隨服隨愈。世間所謂痰藥者多矣,至于立見神效,未有如此藥之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