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查古籍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jì) 262 方。
治下部弱,腎水冷。平補(bǔ),不燥不熱。劉子壽上舍。
熟地黃(補(bǔ)血) 菟絲子(補(bǔ)精,各半斤)
上為細(xì)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參湯下。如氣不順,沉香湯下;如心氣虛,茯苓湯下;如心氣煩躁不得眠,酸棗仁湯下;腎氣動,茴香湯下;小便少,車前子湯下;小便多,益智湯下。此法乃子壽之祖在京師辟雍,得史載之傳此法,服此藥四十年,年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