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甘蔗粥治咳嗽虛熱,口干舌燥,涕吐稠粘。
用甘蔗取汁三碗,入米三合煮粥,空心食之。
竹瀝粥治痰火如神。
如常煮粥法,以竹瀝下半杯,食之。
綠豆酒治陰虛痰火諸疾。
用綠豆、山藥各二兩,黃怕、牛膝、元參、沙參、白芍、山梔、天麥冬、花粉、蜂蜜各一兩半,當歸一兩二錢,甘草三錢,以好酒浸之飲。
黃連酒有火癥及發(fā)熱,不宜飲酒。蓋酒性大熱,助病為瘧,多致不治。倘遇喜慶事,必欲飲用此。
以黃連、綠豆各一錢,枸杞三錢,浸酒飲。
黃柏酒有相火而好飲者宜。如生瘡疥及肌膚不澤,用黃柏一兩,豬胰四兩,生浸飲。
一味豬胰浸酒,令婦人多乳,催乳更妙。
小麥湯治五淋不止,身體壯熱,小便滿悶。
小麥一升,通草二兩,水煎。不時可啜,自效。
甘豆湯治一切煩渴,二便澀少及風熱入腎。
黑豆二合,甘草二錢,生姜七斤,水煎服。
藕蜜膏主虛熱口渴,大便燥結,小便秘痛。
藕汁、蜜各四升,生地汁一升,和勻,慢火熬成膏,每服半匙,口含噙化,不時用,忌煎炒。
竹葉粥治膈上風熱,頭目赤痛,止渴清心。
竹葉五十片,石膏二兩,水三碗,煎至兩碗,澄清去渣,入米三合煮粥,加白沙糖二錢食。
四汁膏清痰降火,下氣止血。
悉尼、甘蔗、鮮藕、薄荷葉各等分,搗汁,入瓦鍋,文火熬膏,頻頻飲。如無梨,秋白亦可。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廷賢(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甘蔗粥治咳嗽虛熱,口干舌燥,涕吐稠粘。
用甘蔗取汁三碗,入米三合煮粥,空心食之。
竹瀝粥治痰火如神。
如常煮粥法,以竹瀝下半杯,食之。
綠豆酒治陰虛痰火諸疾。
用綠豆、山藥各二兩,黃怕、牛膝、元參、沙參、白芍、山梔、天麥冬、花粉、蜂蜜各一兩半,當歸一兩二錢,甘草三錢,以好酒浸之飲。
黃連酒有火癥及發(fā)熱,不宜飲酒。蓋酒性大熱,助病為瘧,多致不治。倘遇喜慶事,必欲飲用此。
以黃連、綠豆各一錢,枸杞三錢,浸酒飲。
黃柏酒有相火而好飲者宜。如生瘡疥及肌膚不澤,用黃柏一兩,豬胰四兩,生浸飲。
一味豬胰浸酒,令婦人多乳,催乳更妙。
小麥湯治五淋不止,身體壯熱,小便滿悶。
小麥一升,通草二兩,水煎。不時可啜,自效。
甘豆湯治一切煩渴,二便澀少及風熱入腎。
黑豆二合,甘草二錢,生姜七斤,水煎服。
藕蜜膏主虛熱口渴,大便燥結,小便秘痛。
藕汁、蜜各四升,生地汁一升,和勻,慢火熬成膏,每服半匙,口含噙化,不時用,忌煎炒。
竹葉粥治膈上風熱,頭目赤痛,止渴清心。
竹葉五十片,石膏二兩,水三碗,煎至兩碗,澄清去渣,入米三合煮粥,加白沙糖二錢食。
四汁膏清痰降火,下氣止血。
悉尼、甘蔗、鮮藕、薄荷葉各等分,搗汁,入瓦鍋,文火熬膏,頻頻飲。如無梨,秋白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