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實驗動物科學》 一、定義和和概念

    (一)定義

    封閉群動物是指一個種群在五年以上不從外部引進新種,僅在固定場所的一定群體中保持繁殖的動物群。

    (二)概念

    封閉群(Closed colony)的正確概念是指引種于某親本或同源親本的動物,讓其不以近交形式,也不與群外動物雜交而繁衍的動物群,目的是要求整個群體盡量防止近親交配而保持著遺傳變異,也就是說既保持群體的一般特性,又保持動物的雜合性。至于個體間差異的程度因引種來源的不同而有不同,如引種于一般雜種,則個體間差異就大;如果引種于有近交歷史的動物,則個體間差異就小。

    由于封閉群體本身的特點,加上客觀上具有各種各樣的相似存在形式,就使封閉群這個概念很混亂。有人叫“非近交群”(Non-inbred colony),有人叫“非近交系”或“非近交品系”(Nou-inbred),甚至有人叫“遠交系”、“遠交株”或“遠交動物”(Outbred animals)。實際上這些叫法并不是指真正的“封閉群”,而只是通常供應使用的、保持于各種飼養(yǎng)系統(tǒng)的非近交群體而已。特別是“遠交”一詞很容易使人理解為遺傳學上的“異系交配”。因為“遠交”在遺傳學上是指遺傳上不相關的動植物的雜交,或沒有相近親緣關系的不同家系的兩個個體的交配,甚至把不同特種、不同變種的交配都看作是異系交配。而實驗動物的封閉群,其個體之間并不是沒有親緣關系,甚至是很親近的或有一定的近交。所以封閉群不應叫成上述這些名稱,它們之間更不能劃等號。

    ICLA在1963年和1964年曾規(guī)定:“不從外部進行引起的群體為封閉群”,這是最基本的。日本實驗動物研究會于1973年又進一步規(guī)定:“五年以上不從外部引種,只在一定的群體中進行繁殖,為經(jīng)常提供實驗動物而進行生產(chǎn)的群體叫做封閉群”。

    實際上對封閉群的全面理解應該包括封閉年限、群體大小及繁殖結構等。一般認為封閉群是指引種于某親體或同源親本的動物。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