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方東野患脊骨痛,牽引胸腹皆疼,舌上黃苔甚濃,脈沉滑而數(shù)。先以川芎、羌活、炙甘草、蒼術(shù)、姜黃、防風(fēng)、 本、枳殼、桔梗、柴胡服之。服后背脊痛減,腹仍痛。與木香、檳榔、姜黃、香附、青皮、酒連、大栝蔞、柴胡、川芎服之,腹痛稍減,腰疼甚,知其痰積下行,欲去而不能也。即以木香檳榔丸下之,連行三四次,舌上黃苔始退,腹痛全止。脈亦軟弱。
改以人參、當歸、白芍、甘草、茯苓、陳皮、白芥子、香附、柴胡、青皮、白術(shù),調(diào)理而安。
(公元 1695 年)清.張溫(路玉、石頑)著。十六卷。采集歷代名家方論,編次成書。門類依據(jù)王肯堂《證治準繩》,方藥主治多依撩《薛己醫(yī)案》、張介實《景岳全書》,并結(jié)合自己的體會予以參訂。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方東野患脊骨痛,牽引胸腹皆疼,舌上黃苔甚濃,脈沉滑而數(shù)。先以川芎、羌活、炙甘草、蒼術(shù)、姜黃、防風(fēng)、 本、枳殼、桔梗、柴胡服之。服后背脊痛減,腹仍痛。與木香、檳榔、姜黃、香附、青皮、酒連、大栝蔞、柴胡、川芎服之,腹痛稍減,腰疼甚,知其痰積下行,欲去而不能也。即以木香檳榔丸下之,連行三四次,舌上黃苔始退,腹痛全止。脈亦軟弱。
改以人參、當歸、白芍、甘草、茯苓、陳皮、白芥子、香附、柴胡、青皮、白術(shù),調(diào)理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