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圣濟(jì)總錄》 食治消渴

    治消渴。羊骨湯方

    羊脊骨(一具連喉者) 豉 白粟米(各一升) 薤白(切一把)

    上四味。各分作兩度煮,每度用水六升,煮至三升,去滓,渴即溫汁量意飲之,以瘥為度。

    治消渴,小便如常。綠豆汁方

    綠豆(二升)

    上一味凈淘,用水一斗,煮爛研細(xì),澄濾取汁,早晚食前各服一小盞,如覺(jué)小便濃即瘥。

    治消渴。胡豆汁方

    胡豆(二合)

    上一味。煮取汁,勿用鹽,隨意飲之。

    治消渴。粱米粥方

    青粱米,(半升凈淘)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稀粥飲之,以瘥為度,一方用米半升,水三升,爛研取泔飲之。

    治消渴心悶??W汁方

    葵菜(一束洗)

    上一味。于湯內(nèi)略煮過(guò),別煮粟米汁,置葵于汁中,如淹齏法,候熟,渴即飲汁,以瘥為度。

    治消渴。地黃花粥方

    上取地黃花陰干,搗羅為末,每用粟米兩合,凈淘煮粥,候熟入末三錢匕攪勻,更煮令沸,任意食之。

    治消渴。麥豆飲方

    大麥仁 綠豆(水浸退去皮各半升)

    上二味凈淘。于星月下各貯一鐺中,用水二升,慢火煮熟,次取綠豆過(guò)麥仁鐺內(nèi),同煮令爛,并汁收在瓷瓶?jī)?nèi),渴即飲,食后仍吃三兩匙麥仁綠豆尤妙。

    治猝患消渴,小便利數(shù)。田螺飲方

    田螺(活者一升)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至二升,不問(wèn)食前后,稍稍飲汁,一方用螺五升,水一斗半,浸之經(jīng)宿,渴即飲浸螺汁,每日一度易水并螺。

    治消渴口干,胸中伏熱,心煩躁悶。葛粉飯方

    葛粉(四兩) 粟米飯(半升)

    上二味。先以水浸飯,濾出于葛粉中拌勻,再蒸一炊飯久,取出任意食之。

    治消渴口干,心中煩熱。藕蜜漿方

    生藕(去皮節(jié)切) 煉蜜(各半斤)

    上二味。新汲水一升半,化蜜令散,納藕于蜜水中,浸半日許,渴即量意食藕并飲汁。

    治消渴口干。菇蔣根羹方

    菇蔣根(生嫩者洗細(xì)切) 冬瓜(去瓤細(xì)切各半斤)

    上二味。以水六升,入鹽豉半升,煎至五升,去豉下前二味,入醋作羹,分三度食之。

    治消渴。鹽豉飲方

    上濃煎鹽豉汁,停冷,渴即飲之。

    又方:上取粟米炊飯(一本作飲),頻食之佳。

    又方:上取大麥仁炊飯(一本作炊汁飲),或煮粥食之佳,小麥亦得。

    又方:上取青小豆凈淘,煮粥食之,和飲食亦得。

    又方:上取牛乳飲一小盞,馬乳亦得。

    治消渴口干,方

    鹿頭(一具治如食法)

    上一味蒸熟,以醬醋食之。

    治消渴煩躁狂言目眩。方

    藕實(shí)(去皮半斤) 薄荷(一握) 菜(半斤)

    上三味。于豉汁中作羹,入五味食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