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論曰乳石發(fā)動,各有方劑以對病證,固有疾勢異常,諸藥所不能治者,乃別敘備用之法。
治乳石發(fā)動,諸藥不效宜服。葳蕤酒方
葳蕤 升麻 薺 人參(各三兩) 大黃(銼炒二兩) 黃芩(去黑心) 葛根(銼)紫草(去蘆頭) 犀角(鎊各四兩) 梔子仁 芒硝(各二兩) 銀屑(二兩半) 豬脂(臘月者三兩)露蜂房(五兩) 甘草(炙銼二兩) 大豆(浸一宿曝干炒去皮一合)
上一十六味,除豬脂銀屑外,搗羅為細(xì)末,以無灰酒二升,密封漬經(jīng)一宿。次將豬脂用好酒一升煉開,以銀屑相和研,入前藥酒內(nèi)更浸一宿,每服取酒一二盞飲之。
治乳石發(fā)動,諸藥不治。單服豆豉酒。方
醇酒(一升) 豉(五合)
上二味,同煮沸熱,澄清,旋飲一盞。
治乳石發(fā)諸藥療不瘥。方
硝石(明白者一塊如杏子大)
上一味,不拘時,逐旋含化咽津。
治一切乳石發(fā)。胡豆汁方
胡豆(半升)
上一味,以水五盞,與胡豆同研,生絹絞取汁,每服半盞,不拘時服。
治乳石發(fā)。大麥炒方
大麥(搗去皮凈以水淘七遍漉出蒸令香熟焙干更炒令香一升)
上一味,搗羅為細(xì)炒,每服三錢匕,化蜜水調(diào)服,早晨日午晚后各一。
治乳石熱氣結(jié)滯,經(jīng)年數(shù)發(fā)。胡荽飲方
胡荽(五月五日采預(yù)收陰干半斤春夏采葉秋冬采根)
上一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每服一盞,不計時候,日三。
治乳石發(fā)動,口干寒熱,似鬼為病。諸藥不治者。麥門冬丸方
麥門冬(八分去心) 五加皮 犀角屑 黃芩(各四分) 葳蕤(四兩) 梔子(四分)升麻(四兩) 大黃(五分) 芍藥(四分) 大青 甘草(炙各三分) 苦參(六分)
上一十二味,搗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蜜水送下,日三,以意加減。
治乳石發(fā),熱困,諸藥不效者。方
豬脂(五合成煉者) 芒硝(四分) 蔥白(五合切) 豉心(三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蔥豉取一升半,濾去滓。下豬脂芒硝二味,再煎一沸,分五服,以瘥為度。
治丹石發(fā)。方
河中石(一兩)
上一味,燒令通赤,投于童子小便一盞內(nèi),候溫去石飲之。
治一切丹石發(fā)。方
寒水石(一塊)
上一味,如杏子許大,含之,以瘥為度。
黃連(去須二兩)
上一味,搗羅為細(xì)末,以水三盞浸,經(jīng)一宿,漉去滓。每服半盞,時時飲之。
治一切石發(fā)。方
生冬瓜(去皮研爛四兩)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至三升。去滓分溫三服,早晨日午近晚各一。
治乳石發(fā),枸杞煮汁方
枸杞白皮(半斤銼碎)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空心任意飲之。
治乳石發(fā),煮薺 汁方
薺 (半斤細(xì)銼)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空心飲之。
治諸乳石散發(fā),不可忍,欲下之。方
肥豬肉(二斤) 蔥白 薤白(各四兩)
上三味,切。一處蒸令熟,空心食盡良,未,少頃再食。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論曰乳石發(fā)動,各有方劑以對病證,固有疾勢異常,諸藥所不能治者,乃別敘備用之法。
治乳石發(fā)動,諸藥不效宜服。葳蕤酒方
葳蕤 升麻 薺 人參(各三兩) 大黃(銼炒二兩) 黃芩(去黑心) 葛根(銼)紫草(去蘆頭) 犀角(鎊各四兩) 梔子仁 芒硝(各二兩) 銀屑(二兩半) 豬脂(臘月者三兩)露蜂房(五兩) 甘草(炙銼二兩) 大豆(浸一宿曝干炒去皮一合)
上一十六味,除豬脂銀屑外,搗羅為細(xì)末,以無灰酒二升,密封漬經(jīng)一宿。次將豬脂用好酒一升煉開,以銀屑相和研,入前藥酒內(nèi)更浸一宿,每服取酒一二盞飲之。
治乳石發(fā)動,諸藥不治。單服豆豉酒。方
醇酒(一升) 豉(五合)
上二味,同煮沸熱,澄清,旋飲一盞。
治乳石發(fā)諸藥療不瘥。方
硝石(明白者一塊如杏子大)
上一味,不拘時,逐旋含化咽津。
治一切乳石發(fā)。胡豆汁方
胡豆(半升)
上一味,以水五盞,與胡豆同研,生絹絞取汁,每服半盞,不拘時服。
治乳石發(fā)。大麥炒方
大麥(搗去皮凈以水淘七遍漉出蒸令香熟焙干更炒令香一升)
上一味,搗羅為細(xì)炒,每服三錢匕,化蜜水調(diào)服,早晨日午晚后各一。
治乳石熱氣結(jié)滯,經(jīng)年數(shù)發(fā)。胡荽飲方
胡荽(五月五日采預(yù)收陰干半斤春夏采葉秋冬采根)
上一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每服一盞,不計時候,日三。
治乳石發(fā)動,口干寒熱,似鬼為病。諸藥不治者。麥門冬丸方
麥門冬(八分去心) 五加皮 犀角屑 黃芩(各四分) 葳蕤(四兩) 梔子(四分)升麻(四兩) 大黃(五分) 芍藥(四分) 大青 甘草(炙各三分) 苦參(六分)
上一十二味,搗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蜜水送下,日三,以意加減。
治乳石發(fā),熱困,諸藥不效者。方
豬脂(五合成煉者) 芒硝(四分) 蔥白(五合切) 豉心(三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蔥豉取一升半,濾去滓。下豬脂芒硝二味,再煎一沸,分五服,以瘥為度。
治丹石發(fā)。方
河中石(一兩)
上一味,燒令通赤,投于童子小便一盞內(nèi),候溫去石飲之。
治一切丹石發(fā)。方
寒水石(一塊)
上一味,如杏子許大,含之,以瘥為度。
治一切丹石發(fā)。方
黃連(去須二兩)
上一味,搗羅為細(xì)末,以水三盞浸,經(jīng)一宿,漉去滓。每服半盞,時時飲之。
治一切石發(fā)。方
生冬瓜(去皮研爛四兩)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至三升。去滓分溫三服,早晨日午近晚各一。
治乳石發(fā),枸杞煮汁方
枸杞白皮(半斤銼碎)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空心任意飲之。
治乳石發(fā),煮薺 汁方
薺 (半斤細(xì)銼)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空心飲之。
治諸乳石散發(fā),不可忍,欲下之。方
肥豬肉(二斤) 蔥白 薤白(各四兩)
上三味,切。一處蒸令熟,空心食盡良,未,少頃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