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圣濟(jì)總錄》 乳石發(fā)心腹脹滿

    論曰乳石發(fā)心腹脹滿者,以飲食居處,皆犯溫燠,石勢壅遏,不得宣通。故腑臟之間,熱氣相搏,而心腹脹滿也,又有腹脹欲斷衣帶者,亦以寢處之溫。失食失洗,不時動役之過,但能冷食冷洗,當(dāng)風(fēng)而立,則脹滿自消。

    治乳石發(fā),心腹脹滿。導(dǎo)氣丸方

    牽牛(四兩)

    上一味,搗羅為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姜湯下。

    治乳石發(fā),大熱,心腹?jié)M脹。石膏湯方

    石膏 大青(各三兩) 黃芩(去黑心) 升麻 芍藥(各二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用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如腹痛加續(xù)斷二兩。

    治乳石發(fā),腹脹頭痛,先有癖實不消,或飲酒食肉所致,時苦心急痛者。黃芩湯方

    黃芩(去黑心) 甘草(炙銼) 大黃(銼炒各二兩)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 梔子仁(四十枚)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下芒硝一錢匕,再煎三兩沸,溫服,早晨晚后各一服。

    治乳石發(fā)動,上氣熱實,心腹?jié)M,小便赤,大便不利,痞逆沖胸,口焦燥,目赤痛。大黃湯方

    大黃(銼炒一兩) 黃芩(去黑心三兩) 黃連(去須) 甘草(炙銼) 麥門冬(去心焙各二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納芒硝一錢匕,再煎三兩沸,溫服,早晨近晚各一,通利即愈。

    治乳石發(fā)動,心胸痞脹,熱毒。葳蕤湯方

    葳蕤 黃芩(去黑心) 升麻 干姜(炮) 柴胡(去苗各一兩半) 芍藥 黃連(去須各一兩) 石膏(四兩) 梔子仁(七枚)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姜一分拍碎,并豉少許,同煎至六分,去滓下芒硝半字令沸,溫服,如人行十里許再服,日二,快利即止。

    治乳石發(fā),內(nèi)有虛熱,胸腹痞滿,外風(fēng)濕不解,肌肉拘急。香豉湯方

    豉(二合) 梔子仁(十四枚) 蔥白(一握切) 黃芩(去黑心三兩)

    上四味,除蔥豉外,粗搗篩,每服先以水三盞,煮蔥豉至一盞半,下藥四錢匕,更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乳石發(fā),內(nèi)熱結(jié)不除,或已飲酒冷食澡洗猶不解,或腹脹頭痛眼目疼,或先有癖實不消,或連飲不食,或時作心痛。甘草湯方

    甘草(炙銼) 黃芩(去黑心) 大黃(銼炒各二兩)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早晨晚后各一服。

    治乳石發(fā),心腹脹痛,冷熱相搏。桔梗湯方

    桔梗(銼炒三兩) 甘草(炙銼) 白術(shù) 枳實(去瓤麩炒) 梔子仁(各二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早晨晚后各一服。

    治乳石發(fā),心痛脹滿,飲熱酒不解。蔥豉酒方

    蔥(一握切) 豉(五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三盞,煎至二盞,去滓分三服,熱飲之,早晨日午近晚各一。

    治乳石發(fā)動,腹脹欲裂者,為久坐下熱,及衣溫失食所致。方

    上宜數(shù)冷食冷凍飲料,洗當(dāng)風(fēng)取冷,須臾即愈。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