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論曰喉痹之病,喉中腫塞痹痛,水飲不下,呼吸有妨,寒熱往來,得之風熱客于脾肺,熏發(fā)咽喉,小兒純陽,尤多是疾。若不速治,毒邪入心,則煩悶懊 ,立致危殆。
治小兒喉痹,由脾肺蘊熱,血氣結(jié)塞。慎勿刺破,但以此方治之。木通湯方
木通(銼一兩) 升麻(一分) 大黃(銼炒一分) 麻黃(去根節(jié)一分) 犀角(鎊一分) 石膏(碎半兩) 甘草(炙一分)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下樸硝末一錢匕攪勻。再煎一二沸,分溫二服,早食后臨臥各一服。五歲以上,以意加之。
治喉痹水漿不下。備急三物丸方
大黃(銼炒) 干姜(炮) 巴豆(去皮心別搗如脂)
上三味等分,先搗二味為細末,入巴豆再研,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溫水下,取利為度。
治小兒喉痹,咽喉傍腫如 子。身體壯熱,如不作顆結(jié),空氣急喉中噎塞,即是肺脹,犀角湯方
犀角(鎊屑一分) 射干(一兩) 桔梗(炒) 絡石 升麻 甘草(炙) 山梔子仁(各一分)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下樸硝末半錢匕,攪令勻,分溫三服,早晨日午臨臥各一。
治小兒喉痹,咽喉傍腫如 子,身體壯熱。如不作顆結(jié),空氣急,喉中噎塞,即是肺脹。
射干湯方
射干 升麻 百合 木通(銼) 桔梗(炒) 甘草(炙各一分)
上六味,粗搗篩,每用一錢匕。以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下馬牙硝末半錢匕,攪勻,食后細細溫呷。
治小兒喉痹痛,咽塞不利。羚羊角湯方
羚羊角(鎊屑一分) 升麻(三分) 射干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分) 白藥(半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以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分溫二服,早晨日午夜臥各一.五歲以上,以意加減。
治小兒喉痹,上焦積熱壅毒。天竺散方
天竺黃 馬牙硝 甘草(炙各半兩) 蛤粉(白者二兩) 丹砂(研一分)
上五味,搗研為細散,每服半錢匕。取新汲水揉薄荷相和,入龍腦少許。量兒大小,湯化服之,食后臨臥。
治小兒喉痹,咽喉傍腫,喉中噎塞。麻黃湯方
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 桂(去粗皮一分) 射干(一分)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一分)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以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食后,分溫二服。
治小兒走馬喉痹。白礬散方
白礬( 焙研一兩) 硝石(研) 雄黃(研各一分) 苦參末(半兩)
上四味,同研為細散,每服半錢匕。冷水調(diào)下,并三服。
治小兒喉痹,馬蘭湯方
馬蘭子(炒) 升麻(各一分)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半盞,煎至三分,去滓下白蜜少許攪勻,分溫二服。
如無馬蘭子,即用根少許,入水搗絞取汁,細呷。
治小兒喉痹,方
葛蔓
上一味,燒為灰,水服一錢匕。
治小兒喉痹。方
棘刺
上一味燒灰,水調(diào)服半錢匕。
又方:魚膽(二七枚)
上一味,以灶下黃土同研,涂吹喉中、立瘥。
(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到之見。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于溫病、報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論曰喉痹之病,喉中腫塞痹痛,水飲不下,呼吸有妨,寒熱往來,得之風熱客于脾肺,熏發(fā)咽喉,小兒純陽,尤多是疾。若不速治,毒邪入心,則煩悶懊 ,立致危殆。
治小兒喉痹,由脾肺蘊熱,血氣結(jié)塞。慎勿刺破,但以此方治之。木通湯方
木通(銼一兩) 升麻(一分) 大黃(銼炒一分) 麻黃(去根節(jié)一分) 犀角(鎊一分) 石膏(碎半兩) 甘草(炙一分)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下樸硝末一錢匕攪勻。再煎一二沸,分溫二服,早食后臨臥各一服。五歲以上,以意加之。
治喉痹水漿不下。備急三物丸方
大黃(銼炒) 干姜(炮) 巴豆(去皮心別搗如脂)
上三味等分,先搗二味為細末,入巴豆再研,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溫水下,取利為度。
治小兒喉痹,咽喉傍腫如 子。身體壯熱,如不作顆結(jié),空氣急喉中噎塞,即是肺脹,犀角湯方
犀角(鎊屑一分) 射干(一兩) 桔梗(炒) 絡石 升麻 甘草(炙) 山梔子仁(各一分)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下樸硝末半錢匕,攪令勻,分溫三服,早晨日午臨臥各一。
治小兒喉痹,咽喉傍腫如 子,身體壯熱。如不作顆結(jié),空氣急,喉中噎塞,即是肺脹。
射干湯方
射干 升麻 百合 木通(銼) 桔梗(炒) 甘草(炙各一分)
上六味,粗搗篩,每用一錢匕。以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下馬牙硝末半錢匕,攪勻,食后細細溫呷。
治小兒喉痹痛,咽塞不利。羚羊角湯方
羚羊角(鎊屑一分) 升麻(三分) 射干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分) 白藥(半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以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分溫二服,早晨日午夜臥各一.五歲以上,以意加減。
治小兒喉痹,上焦積熱壅毒。天竺散方
天竺黃 馬牙硝 甘草(炙各半兩) 蛤粉(白者二兩) 丹砂(研一分)
上五味,搗研為細散,每服半錢匕。取新汲水揉薄荷相和,入龍腦少許。量兒大小,湯化服之,食后臨臥。
治小兒喉痹,咽喉傍腫,喉中噎塞。麻黃湯方
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 桂(去粗皮一分) 射干(一分)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一分)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以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食后,分溫二服。
治小兒走馬喉痹。白礬散方
白礬( 焙研一兩) 硝石(研) 雄黃(研各一分) 苦參末(半兩)
上四味,同研為細散,每服半錢匕。冷水調(diào)下,并三服。
治小兒喉痹,馬蘭湯方
馬蘭子(炒) 升麻(各一分)
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半盞,煎至三分,去滓下白蜜少許攪勻,分溫二服。
如無馬蘭子,即用根少許,入水搗絞取汁,細呷。
治小兒喉痹,方
葛蔓
上一味,燒為灰,水服一錢匕。
治小兒喉痹。方
棘刺
上一味燒灰,水調(diào)服半錢匕。
又方:魚膽(二七枚)
上一味,以灶下黃土同研,涂吹喉中、立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