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圣濟總錄》 小兒干疳

    論曰小兒身體憎寒壯熱,舌澀口干,發(fā)聳毛焦,皮膚枯燥,睡多盜汗,乳食雖多,肌肉消瘦故令治小兒干疳,腹脹氣急,退熱。龍齒散方

    龍齒(燒研) 龍腦(銼) 桔梗(炒) 白茯苓(去黑皮) 桂(去粗皮) 麝香(研各一分) 蜣

    上七味,搗研為散,一二歲兒每服半錢匕,用溫水調(diào)下,三四歲兒一錢匕,空心午后服,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干疳瘦瘁。胡黃連散方

    胡黃連 犀角屑 白羊肝(切焙為末各一分) 麝香(研一錢)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半錢匕,生地黃汁小半盞調(diào)下,空心日午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治小兒干疳瘦瘁,鼻癢口瘡。龍腦散方

    龍腦 蘆薈 麝香 青黛(各別研) 黃連(去須搗末) 羊子肝(切焙搗末)

    上六味等分,同研細和勻,每服半錢或一字,吹鼻中,及涂口中。

    治小兒干疳體熱。茵芋丸方

    茵芋 細辛(去苗葉) 黃芩(去黑心) 甘草(炙) 龍齒(燒灰) 石膏(碎) 松羅(各三

    上九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每服三丸,米飲下,三四歲五七丸,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干疳,身多壯熱、黃瘦。黃連丸方

    黃連(去須) 黃柏(去粗皮) 甘草(炙)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分)

    上四味,搗羅為末,入麝香少許和勻,以 豬膽汁和,卻入膽內(nèi)盛,用線子系定,于器內(nèi)大,治小兒干疳,瘦弱萎黃。保童丸方

    大黃(銼炒一兩) 黃連(去須半兩) 夜明砂 楝實(麩炒各一分)

    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豌豆大,麝香湯下三丸五丸,更量大小加減。

    治小兒干疳,體熱肌瘦。金蟾丸方

    蟾頭(一枚炙) 黃連(去須) 胡黃連 木香(各一分) 大黃(銼炒半分)

    上五味,搗羅為末,粟米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十丸,米飲下,更量大小加減治小兒干疳肌熱?;硥后@。麝香丸方

    麝香(研一錢) 青黛(研) 雷丸 鶴虱(炒) 貫眾(去皴皮) 黃連(去須各一兩) 巴豆

    上七味,除麝香青黛巴豆外,余搗羅為末,共和研勻,用 豬膽汁浸炊餅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日午米飲下。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干疳肌熱。青黛散方

    青黛(別研半兩) 苦楝根(銼三兩) 黃連(去須) 雄黃(別研) 丹砂(別研各一分) 麝

    上九味,除別研外,搗羅為散,每服半錢或一錢匕,米飲調(diào)下,日再服,更量大小加減治小兒干疳體熱。胡黃連丸方

    胡黃連 黃連(去須各半兩) 丹砂(研) 木香(各一分)

    上四味,搗羅為末,用 豬膽填藥在內(nèi),取線緊系,以杖子一條,橫于銚子上,將藥膽掛上面,勿令著銚底,用漿水煮一炊時,取出入蘆薈麝香各一分,研細和勻,飯尖丸如黍米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米泔溫水下,更量大小加減。

    消肌疳煩熱,化腸胃食滯,令兒能食。破積丸方

    木香 青橘皮(去白焙) 桂(去粗皮各一兩) 吳茱萸(湯浸焙干炒二兩) 砂(醋熬成

    上六味,搗羅四味為末,與 砂巴豆霜拌勻,醋煮面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早晚食后臨臥各一服,大便利則減丸數(shù)。

    治小兒干疳,肌肉消瘦,飲食不減,寒熱枯瘁。訶黎勒丸方

    訶黎勒皮(搗末三分) 肉豆蔻(去殼一枚搗末) 青黛(研) 麝香(研) 蘆薈(研)熊膽

    上七味,同研令勻,用酒煮面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米飲下,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身體寒熱,皮毛枯燥,飲食雖多,肌肉消瘦,嘿嘿不慧,名曰干疳。蟾蜍煎丸方

    干蟾(大者五枚細銼用醇酒五升文火煎爛去骨研濾去滓入蜜四兩銀器內(nèi)重湯熬成稠膏)胡黃連 黃連(去須) 白蕪荑仁(炒各二兩) 麝香(研半兩)

    上五味,搗研四味為末,以前蟾膏和劑,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飲下,不拘時,過至十歲以前,并宜服,大能退疳黃。長肌肉。

    治小兒干疳,飲食如常,肌體羸瘦,時作寒熱,皮毛枯焦,嘿嘿不慧。胡黃連丸方

    胡黃連(半兩) 黃連(去須) 白蕪荑仁(各一兩) 木香(半兩)

    上四味,搗為細末, 豬膽和于盞內(nèi),坐飯甑中蒸兩度為丸,如粟米大,服二十丸,飲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