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圣濟總錄》 小兒囟陷

    論曰人之沖氣,內(nèi)圍于胃,上通囟頂,小兒胃氣沖和,則腦髓充成,囟頂漸合,若胃熱熏蒸腑臟,則渴而引飲,因致泄利,令腑臟血氣虛弱。不能上充髓腦,所以囟陷也。

    治小兒臟腑壅熱,氣血不榮,致囟陷者。生干地黃散方

    生干地黃(焙二兩) 烏雞骨(一兩酥炙黃)

    上二味,搗細羅為散,粥飲調(diào)下半錢匕,不拘時候。

    治小兒胃虛,血氣不充囟陷。當歸湯方

    當歸(切焙) 白術 人參 黃 (銼各一兩) 訶黎勒(煨去核半兩) 甘草(炙銼一分)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三分,去滓分溫二服,不拘時候。

    治小兒氣血虛弱,囟陷不平。干地黃丸方

    熟干地黃(焙) 芍藥 當歸(切焙) 白術(各半兩) 桂(去粗皮一分)

    上五味,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七丸,粥飲下,乳食前,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囟陷。方

    狗頭骨

    上一味,炙令黃,搗羅為末,雞子清調(diào)涂之。

    又方:天靈蓋

    上一味,炙令黃,搗羅為末,生油調(diào)涂之。

    治小兒囟陷。方

    豬牙車骨髓

    上一味,煎如膏,涂囟上。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