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圣濟(jì)總錄》 妊娠虛煩懊熱

    論曰妊娠虛煩懊熱者,以陽(yáng)氣偏勝,熱氣獨(dú)作,心下懊悶,頭痛面赤,小便黃澀。甚則淋痛是也,病源又謂之子煩。

    治妊娠虛煩懊熱,退熱湯方

    人參 甘草(炙) 黃芩(去黑心各二兩) 當(dāng)歸(切焙) 芍藥 梔子仁 防風(fēng)(去叉) 柴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取七分,去滓溫服,食后。

    治妊娠虛煩懊熱。胎氣不寧,手足煩倦,柴胡飲方

    柴胡(去苗) 桑上寄生 知母(切焙) 百合洗 麥門冬(去心焙) 升麻(各一兩)甜竹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姜三片,同煎至一盞,去滓食后溫服。

    治妊娠虛煩懊熱心中悶亂。頭運(yùn)重嘔逆,四肢倦怠。茯苓湯方

    赤茯苓(去黑皮) 防風(fēng)(去叉) 人參 白術(shù)(銼炒) 枳殼(去瓤麩炒) 甘草(炙各一兩)治妊娠虛煩懊熱。知母湯方

    知母(切焙) 防風(fēng)(去叉) 黃芩(去黑心) 甘草(炙) 麥門冬(去心焙) 赤茯苓(去黑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入竹瀝少許攪勻。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

    治妊娠心下煩懊熱躁。竹瀝湯方

    防風(fēng)(去叉) 麥門冬(去心焙) 黃芩(去黑心) 升麻 石膏(碎) 梔子仁(各一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竹瀝半合,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溫服。日再。

    治妊娠虛煩懊悶。四肢疼痛,不睡。酸棗仁湯方

    酸棗仁(炒二兩) 芍藥 防風(fēng)(去叉) 赤茯苓(去黑皮) 柴胡(去苗) 犀角(鎊)五味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不拘時(shí)溫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陳士鐸
  • 作者:
    汪讱庵
  • 作者:
    黃宮繡
  • 作者:
    張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shí)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shí)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chǎn)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xué)術(shù)價(jià)值:

    集我國(guó)16世紀(jì)之前藥學(xué)成就之大成。被國(guó)外學(xué)者譽(yù)為中國(guó)之百科全書。

    作者:
  • 作者:
    李時(shí)珍
  • 作者:
    趙學(xué)敏
  • 作者:
    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