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圣濟(jì)總錄》 疳

    論曰疳有五種,久變?yōu)橄x ,一曰白疳,令人皮膚干燥,而無潤(rùn)澤之氣,二曰赤疳,令人毛發(fā)焦枯。三曰蟯疳,令人腰脊強(qiáng)重,四曰疳 ,令人下部攣急,背強(qiáng)不能俯仰,五曰黑疳,患者必死,令人五臟俱損,或下瘀血,此蓋腸胃虛弱,嗜甘味過度,致脾氣緩弱,谷氣衰微,榮衛(wèi)虛損,腸間諸蟲。因虛而動(dòng)。蟲蝕于上。則手足煩疼,心中懊 。嘿嘿不欲飲食。腰脊無力,食不知味。精神恍惚,夜夢(mèng)顛倒。喉咽生瘡,齒齦黯黑損爛。膿血俱出,胃氣逆則變嘔噦,下蝕腸胃,便痢膿血,或下瘀黑,久不已,則肛門爛開,漸至危殆。

    治久患疳痢不瘥,兀子礬散方

    兀子礬(燒研) 黃連(去須各二兩) 白礬(燒研) 龍骨(研) 云母粉(研各一兩半) 桂(去粗皮) 麝

    上八味。搗研為散,空心生姜汁調(diào)下三錢匕。日再服。

    治積年疳痢。羸瘦面色萎黃方

    硫黃(研) 黃連(去須) 艾(各一兩) 蜜(一合)

    上四味,以水二升,先煮黃連艾取半升,后內(nèi)硫黃末,更煮三五沸,絞去滓,又內(nèi)蜜,更煮三五沸,分三服。

    治疳痢久不瘥,羸瘦欲死方。

    新出羊糞(一升)

    上一味,以水一升,漬經(jīng)宿,明旦絞汁,頓服之,日午唯食煮飯,極重者,不過三服瘥。

    治久痢赤白疳濕諸疾,五皮湯方

    槐皮 桃皮 樗根白皮 柳皮 棗皮(各以患人手把外截一握)

    上五味細(xì)銼,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溫服,未止再服。

    治久痢變疳,下部生惡瘡,惡寒壯熱。二白湯方

    桃白皮 槐白皮(各切一升) 苦參(切五合) 熟艾(三月三日者五合) 大棗(十枚劈)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nèi)熊膽一棗許大,攪令勻,取二升,灌下部,余分三服。

    治久痢成疳。灌洗方

    樗根白皮(一握搗絞取汁三合取時(shí)勿令見風(fēng)日) 大麻油(熬如車脂) 酢泔淀(各二合) 椒(四兩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取椒豉煎絞取汁二升,和樗汁麻油泔淀等三味,分為兩分,用一分灌下部,隔一日更取余者復(fù)灌,其藥溫用,唯得食煮飯蔥白爛煮蔓菁芥等。五六十日外。

    以鹿鋪下飯。

    治丈夫婦人小兒,久痢成疳。百方不瘥方。

    丁香 麝香(研) 黃連(去須各一分)

    上三味。搗研為散,每以一錢匕,取竹筒,吹入下部。小兒量度減之,不過三四上瘥。

    治疳痢不止方

    苦參 甘草(銼) 雄黃(各二兩)

    上三味,搗羅為細(xì)末,先以水五升,煮蔥白五寸,豉一合。蜀椒三十粒,至三升。入藥末三撮于汁中。候冷熱得所,先飲少許豉汁,食一口飯。乃側(cè)臥。徐徐灌下部訖。臥多時(shí)不出為佳,大急乃出之于凈地。當(dāng)有疳濕蟲如白馬尾頭黑。是其效也。若重者肛大難瘥。當(dāng)取桃枝綿裹頭,浸前件藥汁,適寒溫烙之,近脊點(diǎn)烙一上三十度乃瘥。

    治久痢成疳,便下白色,食不為肌膚,石榴丸方

    石榴皮(焙銼) 橡實(shí) 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二兩) 無食子(四枚) 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 干

    上六味。搗羅為末,米飲和,眾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生姜湯下、日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