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論綱目》 急溫癥

    作者: 沈金鰲

    【綱】仲景曰。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急溫之。宜四逆輩。

    若膈上有寒飲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目】李曰。脈沉厥冷。膈上寒飲。干嘔?;驎r頭痛。皆寒氣上攻也。急溫之。三味參萸湯。

    內(nèi)寒已極。厥逆吐利。不渴靜蜷。陽和之氣欲絕。六脈若有若無。急溫之。四逆湯。凡言急者。

    病勢已篤。將有變革。非若他病可以緩也。他如太陽汗出不止。汗后惡風(fēng)。汗后煩躁心悸身痛。皆急用附子加肉桂、白芍之類。三陽脈遲腹痛。建中湯。當先施也。但一服中病即止。傷寒之藥皆然。

    鰲按。臟有寒。則寒之蓄于內(nèi)者甚深。脈沉為在里。亦知其內(nèi)寒已甚。陽和之氣欲絕。膈上寒飲。則陰寒之氣固結(jié)不散。皆用溫法。所謂救急之方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