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論綱目》 頭汗

    作者: 沈金鰲

    【綱】仲景曰。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然汗出則愈。

    【目】朱肱曰。汗出譫語者。有燥屎也。過經(jīng)乃可下也。下之早。語言必亂。以表實里虛故也。

    病患表實里虛。元府不開。則陽氣上出。汗見于頭。凡頭汗出者。五內(nèi)干枯。胞中空虛。津液少也。慎不可下。下之者。謂之重虛。然頭汗出者。有數(shù)癥。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

    心下滿??诓挥?。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jié)。必有表復(fù)有里也。脈沉。亦有里也。汗出為陽微。

    假令純陰結(jié)。不得復(fù)有外癥。悉入在里。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已汗下。胸脅滿。微結(jié)。小便不利??识粐I。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表未解。柴胡桂枝干姜湯。心下緊滿。無大熱。汗出者。茯苓湯。

    劉完素曰。熱入血室?;蜿柮鞅换?。及水結(jié)胸。皆但頭汗出。俱是熱郁于內(nèi)。而不得越者也。

    此數(shù)者?;蛲禄蛳隆=杂錈嵋?。

    朱震亨曰。血室。肝也。肝之熱者。必移其熱于心。遂令心氣受傷。既不能主血。亦不能作汗。

    故但頭有汗而不能遍及于身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jié)胸。心中懊。饑不能食。但頭汗者。

    梔子豉湯主之。

    【目】朱肱曰。病患表實里虛。元府不開。則陽上出而頭有汗也。

    張介賓曰。頭汗之癥有二。一為熱邪上壅。一為陽氣內(nèi)脫。蓋頭乃諸陽之會。凡傷寒遍身得汗。

    謂之熱越。若身無汗。則熱不得越而上蒸陽分。故但頭汗出也。治熱蒸者??汕蹇缮ⅰI跽呖上?。

    在去其熱而病自愈。至氣脫一癥。則多以妄下傷陰?;蚩朔ヌ^。或泄瀉不止。以致陰竭于下。則陽脫于上。小水不通。而止見頭汗。則大危矣。

    頭汗脈緊數(shù)。有表邪當散者。小柴胡湯。或柴胡桂枝干姜湯。若有火邪。脈洪滑。內(nèi)多煩熱。

    頭汗。當清者。人參白虎湯、益元散。若水結(jié)胸。心下滿。頭汗出者。大陷胸湯、小半夏茯苓湯。

    若便結(jié)腹脹疼痛。頭汗者。承氣湯。若諸虛泄瀉。陽脫頭汗者。速用獨參湯、大補元煎。急救之。

    庶可保全。

    鰲按。此是下后變癥。但頭汗出者。心火上炎也。

    【綱】仲景曰。陽明病。發(fā)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fā)黃也。但頭汗出者。身無汗。齊頸而還。

    腹?jié)M。小便不利??曙嬎疂{。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茵陳蒿湯主之。

    【目】許叔微曰。亦可用五苓散。

    劉完素曰。頭者。諸陽之會。邪搏諸陽。津液上湊。則汗見于頭。邪熱內(nèi)蓄。蒸發(fā)腠理。遍身汗者。為熱越。身無汗。則熱不得越。熱蒸于陽。故但頭汗出也。何者。以三陰經(jīng)皆上至胸頸而還。

    不循于頭。獨諸陽脈上循于頭耳。故為熱不得越而上達者也。

    王好古曰。頭汗出齊頸而還。血癥也。額上遍多者。屬心部。為血癥也。獨益中州脾土。以血藥治之。其法無以加矣。

    王肯堂曰。頭乃諸陽之會。熱蒸于陽。故但頭汗出也。三陰無頭汗。其經(jīng)不上頭故也。遍身有汗為熱越。但頭汗出。熱上達也。如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及熱入血室。與其虛煩。或陽明被火。及水結(jié)胸數(shù)者。皆但頭汗出。俱是熱不得越。故或吐或下以除其熱也。且邪但在表。則無頭汗之癥。

    必也寒濕相搏。與邪在半表里。乃有頭汗也。如傷寒五六日。已發(fā)汗而復(fù)下之。胸脅滿。微結(jié)。小便不利??识粐I。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及傷寒五六日。頭汗。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

    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皆邪在表里兩間。令頭汗出也。濕家但頭汗出。欲得被覆向火者。

    寒濕相搏。故頭汗也。此皆不得謂之逆。然小便不利而成關(guān)格。若頭汗者。陽脫也。經(jīng)云。關(guān)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生。有汗者死。又濕家下后。頭額汗出而微喘者。亦陽脫也。經(jīng)曰。濕家下之。額上汗出。

    小便不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二者乃頭汗之逆。

    陶華曰。諸陽經(jīng)絡(luò)循于頭。頭汗者。邪搏諸陽也。里虛則不可下。內(nèi)涸則不宜汗。頭汗癥。不可再汗也。譫語頭汗。是為血熱。屬陽明。用承氣湯。心中懊而頭汗。梔豉湯。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女科經(jīng)論》(公元 1689 年)清.蕭塤(賡六)著。八卷。分為月經(jīng)、胎前、產(chǎn)后、崩淋、帶下、雜病等門,辨別虛實寒熱,詳論治法。

    作者:
  • 作者:
    陳念祖
  •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未知
  • (公元前五世紀? )原題戰(zhàn)國時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問答。系采摘《內(nèi)經(jīng)》的精要,設(shè)為問答,解釋疑難。

    作者:
  • 作者: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