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論條辨》 辨可吐病脈證并治第十九

    作者: 方有執(zhí)

    大法。春宜吐。

    春氣上行。萬物伏藏者。皆冒土而上出。故病之發(fā)于春者。大率宜宣而吐以出之。法天道也。

    凡用吐湯。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也。

    此與第十六篇第三條。汗吐不同而意同。并上條亦皆叔和語。然中之為言。注的也。知注的之為中。則知中病之節(jié)度矣。

    宿食在上脘者。當吐之。

    上脘。謂胃腑之口也。

    病患手足厥冷。脈乍結(jié)。以客氣在胸中。心下滿而煩。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

    第九篇第六條。言脈乍緊。邪氣在胸中。此言乍結(jié)??蜌庠谛刂?。緊者結(jié)之漸。結(jié)者緊之劇。

    客氣即邪氣。彼則互相發(fā)而兩見輕重之意。

    病。胸上諸實。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脈反遲。

    寸口脈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則利止。

    諸實??偵衔乃奘承皻饪蜌舛叛灾?/p>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