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法。春宜吐。
春氣上行。萬物伏藏者。皆冒土而上出。故病之發(fā)于春者。大率宜宣而吐以出之。法天道也。
凡用吐湯。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也。
此與第十六篇第三條。汗吐不同而意同。并上條亦皆叔和語。然中之為言。注的也。知注的之為中。則知中病之節(jié)度矣。
宿食在上脘者。當吐之。
上脘。謂胃腑之口也。
病患手足厥冷。脈乍結(jié)。以客氣在胸中。心下滿而煩。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
第九篇第六條。言脈乍緊。邪氣在胸中。此言乍結(jié)??蜌庠谛刂?。緊者結(jié)之漸。結(jié)者緊之劇。
客氣即邪氣。彼則互相發(fā)而兩見輕重之意。
病。胸上諸實。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脈反遲。
寸口脈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則利止。
諸實??偵衔乃奘承皻饪蜌舛叛灾?/p>
(公元 1695 年)清.張溫(路玉、石頑)著。十六卷。采集歷代名家方論,編次成書。門類依據(jù)王肯堂《證治準繩》,方藥主治多依撩《薛己醫(yī)案》、張介實《景岳全書》,并結(jié)合自己的體會予以參訂。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大法。春宜吐。
春氣上行。萬物伏藏者。皆冒土而上出。故病之發(fā)于春者。大率宜宣而吐以出之。法天道也。
凡用吐湯。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也。
此與第十六篇第三條。汗吐不同而意同。并上條亦皆叔和語。然中之為言。注的也。知注的之為中。則知中病之節(jié)度矣。
宿食在上脘者。當吐之。
上脘。謂胃腑之口也。
病患手足厥冷。脈乍結(jié)。以客氣在胸中。心下滿而煩。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
第九篇第六條。言脈乍緊。邪氣在胸中。此言乍結(jié)??蜌庠谛刂?。緊者結(jié)之漸。結(jié)者緊之劇。
客氣即邪氣。彼則互相發(fā)而兩見輕重之意。
病。胸上諸實。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脈反遲。
寸口脈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則利止。
諸實??偵衔乃奘承皻饪蜌舛叛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