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bǔ)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xué)。
查古籍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bǔ)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xué)。
桂枝 甘草 大棗 芍藥 生姜 膠飴
傷寒二三日.悸而煩.小建中湯. 陽脈澀陰脈弦.腹中急痛.與小建中湯.二三日邪方盛.又未經(jīng)汗下.見癥不過悸而煩.不審何故.便行建中.疑必有脫文也.若陽脈澀而痛脈弦.腹中掣急而痛.灼然虛寒.建中溫之當(dāng)矣.脾居四藏之中.生育營衛(wèi).通行津液.一有不調(diào).則營衛(wèi)失育.津液失行.此湯甘溫.善為中州培養(yǎng).有創(chuàng)建之氣.故曰建中.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故以膠飴甘溫為君.甘草甘平為臣.脈弦木旺.土之仇也.以桂與芍藥制之為佐.益衛(wèi)宜辛.補(bǔ)營宜甘.故以姜棗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