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393】大病差后,勞復(fù)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
病后邪退正復(fù),清氣流通,濁陰消散矣。若因勞而復(fù),則濁陰凝聚,清氣堙郁,里熱重生,壅悶又作,緣其中氣新虛,易于感傷故也。宜枳實梔子豉湯,枳實瀉其壅滿,梔子清其郁熱,香豉散其滯氣也。若有宿食不消,阻礙中脘者,加大黃下其郁陳,以還其氣化之新也。
〖枳實梔子鼓湯〗百十二 (方【111】)
【111】枳實梔子豉湯
枳實炙,三枚梔子擘,十四個豉綿裹,一升
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nèi)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nèi)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公元 1695 年)清.張溫(路玉、石頑)著。十六卷。采集歷代名家方論,編次成書。門類依據(jù)王肯堂《證治準(zhǔn)繩》,方藥主治多依撩《薛己醫(yī)案》、張介實《景岳全書》,并結(jié)合自己的體會予以參訂。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393】大病差后,勞復(fù)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
病后邪退正復(fù),清氣流通,濁陰消散矣。若因勞而復(fù),則濁陰凝聚,清氣堙郁,里熱重生,壅悶又作,緣其中氣新虛,易于感傷故也。宜枳實梔子豉湯,枳實瀉其壅滿,梔子清其郁熱,香豉散其滯氣也。若有宿食不消,阻礙中脘者,加大黃下其郁陳,以還其氣化之新也。
〖枳實梔子鼓湯〗百十二 (方【111】)
【111】枳實梔子豉湯
枳實炙,三枚梔子擘,十四個豉綿裹,一升
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nèi)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nèi)大黃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