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375】下利后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方在太陽八十九(方【34】)。
利后陽泄,不應生煩,乃更煩者,是陽復而有內(nèi)熱也。承氣證之煩,其心下必當硬滿,是為實煩,若按之心下濡者,是為虛煩。緣陽復熱升,熏蒸肺津,而化涎沫,心氣郁阻,是以生煩。宜梔子豉湯,以清煩熱也。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二卷。辨外惑、內(nèi)傷的區(qū)別。凡精神刺激、飲食不調(diào)等引起的疾病為內(nèi) 傷病,其治療著重于調(diào)理脾胃、說明與六淫外感病的證治有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375】下利后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方在太陽八十九(方【34】)。
利后陽泄,不應生煩,乃更煩者,是陽復而有內(nèi)熱也。承氣證之煩,其心下必當硬滿,是為實煩,若按之心下濡者,是為虛煩。緣陽復熱升,熏蒸肺津,而化涎沫,心氣郁阻,是以生煩。宜梔子豉湯,以清煩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