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zé)岵「怀?。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查古籍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zé)岵「怀?。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八卷。闡述氣血關(guān)系,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315】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干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xù)者生。
白通湯原為下利脈微,故以蔥白通其脈也。乃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而下利不止,厥逆無脈,加以干嘔而心煩者,此以陰盛陽格,姜、附不得下達(dá),愈增上熱,故下利脈微依然,而嘔煩并作。宜白通加豬膽汁湯,人尿、豬膽,清君相而除煩嘔,姜、附下行而溫水土,蔥白上達(dá)而通經(jīng)脈,脈應(yīng)出矣,而出不宜驟,服湯而脈暴出者,陽根已絕而外脫則死,脈微續(xù)者,陽根未斷而徐回則生也。
〖白通加豬膽汁湯〗九十五?。ǚ健?8】)
【98】白通加豬膽汁湯
蔥白四莖干姜一兩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亦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