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心法要訣》 嘔吐

    作者: 吳謙

    嘔病因何屬少陽?表入里拒故為殃,太陽之嘔表不解,食谷欲嘔在胃陽,太陰有吐而無嘔,厥陰涎沫吐蛔長(zhǎng),少陰嘔利有水氣,飲嘔相因是水鄉(xiāng)。

    【注】嘔病諸經(jīng)皆有,因何屬少陽也?因表邪入里,里氣拒格,上逆作嘔,故為殃屬少陽也,宜小柴胡湯。心下硬而煩,或不大便,宜大柴胡湯,表不解之嘔屬太陽也,宜柴桂湯。食谷欲嘔,屬胃陽,胃陽,陽明也。屬中寒,宜吳茱萸湯。得湯更嘔屬表熱,宜葛根加半夏湯,嘔吐涎沫,或嘔吐蛔,屬厥陰也,宜吳茱萸湯。吐蛔者,宜烏梅丸。嘔而下利,是有水氣,屬少陰也,宜真武湯。飲而嘔,嘔而飲,飲嘔相因不已,是停水也,宜五苓散。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jìn)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duì)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
  • 作者:
    張曜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