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果實。
『常用名』八斗、巴斗。
『產地』四川。
『采收季節(jié)』9~10月采收。
『炮制方法』巴斗,擊破外殼,再敲破內殼,留仁用。制巴豆霜,將去殼肉仁,用粗草紙包,緊壓榨,連續(xù)幾次,每次換紙(用過的紙要燒掉),以油盡為度,研細過篩,去油后減少刺激性和毒性。
『用量』0.1~0.3克。
『貯存』巴豆仁裝木箱,加蓋,專人保管。巴豆霜包好壓緊,懸于僻凈通風處,兩月換紙一次,或裝瓷缸內。
(公元 1150 年)宋.劉昉(方明)著。四十卷。論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兒各科疾病,分為 40 門,每門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陳復正(飛霞)著。六卷。辨驚風及對小兒勿濫用寒涼,以免傷敗脾胃等,均有較好見解。闡述小兒病的病因治療比較詳備。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干燥果實。
『常用名』八斗、巴斗。
『產地』四川。
『采收季節(jié)』9~10月采收。
『炮制方法』巴斗,擊破外殼,再敲破內殼,留仁用。制巴豆霜,將去殼肉仁,用粗草紙包,緊壓榨,連續(xù)幾次,每次換紙(用過的紙要燒掉),以油盡為度,研細過篩,去油后減少刺激性和毒性。
『用量』0.1~0.3克。
『貯存』巴豆仁裝木箱,加蓋,專人保管。巴豆霜包好壓緊,懸于僻凈通風處,兩月換紙一次,或裝瓷缸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