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來源』本品為茜草科植物茜草干燥根及根莖。
『常用名』茜草根、血茜草、紅草根等。
『產(chǎn)地』陜西、河南、山東、湖北等地。
『采收季節(jié)』春秋采挖。
『炮制方法』揀去雜質(zhì),春冬用溫水浸半小時(shí)至1小時(shí),夏秋用冷水浸半小時(shí),撈入筐內(nèi),上蓋濕布,次日取出,切成2厘厚橫片,曬干。若取其止血、則炒炭。
『用量』3~9克。
『貯存』裝箱內(nèi)加蓋,防潮。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來源』本品為茜草科植物茜草干燥根及根莖。
『常用名』茜草根、血茜草、紅草根等。
『產(chǎn)地』陜西、河南、山東、湖北等地。
『采收季節(jié)』春秋采挖。
『炮制方法』揀去雜質(zhì),春冬用溫水浸半小時(shí)至1小時(shí),夏秋用冷水浸半小時(shí),撈入筐內(nèi),上蓋濕布,次日取出,切成2厘厚橫片,曬干。若取其止血、則炒炭。
『用量』3~9克。
『貯存』裝箱內(nèi)加蓋,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