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圣濟總錄》(公元 1117 年)宋.太醫(yī)院編。二百卷。分 66 門,每門又分若干病證,闡述病因病理,詳述治法方藥,是北宋時期搜方較多的醫(yī)學(xué)全書。
治男子婦人,咳而胸膈穩(wěn)痛,兩腳腫滿,咽干口燥,煩悶多渴,時出濁唾腥臭,名小便赤黃,大便多澀。實者先投參蘇飲四服,虛者先投小青龍湯四服,并用生姜、棗卻服此。(二方見大方科傷寒和解類及通治類。)桔梗(去蘆)貝母(去心)大當(dāng)歸(酒浸)栝蔞仁枳殼(去穣,炒)薏苡仁(微炒)桑白地骨皮(去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煎,不以時溫服,咳不渴,加百藥煎。熱,加黃芩甚,
治肺癰,咳嗽氣急,臥睡不安,心胸脹滿。
甜葶藶(二兩半,隔紙炒赤色)百合(炒)白附子北五味子(炒)甘草節(jié)羅參款冬花上為末。每服二錢,燈心湯調(diào)下。
治肺癰胸乳間皆痛,口吐膿血,氣作腥臭。
川升麻苦梗薏苡仁地榆黃芩赤芍藥牡丹皮生甘草(各等分)上銼散。每一兩,水一升半,煎五合,溫溫日三服。
治肺癰已吐出膿血,以此潤護(hù)。
真鐘乳粉(一兩)白滑石(二兩)上為末。每服三錢,米飲調(diào)下。
治肺癰正作,咳唾不利,胸膈迫塞。
訶子(去核)百藥煎五味子(微炒)條參(去蘆)款冬花蕊杏仁知母貝母甜葶藶子紫菀百合甘草節(jié)(各五錢)上為末,用白茅根凈洗,稱三斤,研取自然汁,入瓷石器中熬成膏,更添入好蜜二兩,再熬
治上膈壅熱而成肺癰,兼感風(fēng)寒。重者,加入黃芩、栝蔞仁、薄荷、當(dāng)歸、川白芷、半夏、烏梅、桑白皮,每半料各五錢,生姜、生地黃、燈心、白茅根煎。熱甚,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