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者卒心腹脹滿,吐利不行,如干霍亂狀,世所謂沖惡是也。由人精神不全,心志多恐,遂為邪鬼所擊,或復(fù)附著,沉沉默默,寢言譫語,誹謗罵詈,訐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發(fā)無失;人有起心,已知其肇,登高涉險,如履平地;或悲泣呻吟,不欲見人,其狀萬端,如醉如狂,不可概舉。此皆鬼神及諸精魅附著惑人,或復(fù)觸犯忌諱,土地神靈,為其所作,非有真實,但隨方俗考驗治之。方列于后。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bǔ)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yùn)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xué)。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者卒心腹脹滿,吐利不行,如干霍亂狀,世所謂沖惡是也。由人精神不全,心志多恐,遂為邪鬼所擊,或復(fù)附著,沉沉默默,寢言譫語,誹謗罵詈,訐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發(fā)無失;人有起心,已知其肇,登高涉險,如履平地;或悲泣呻吟,不欲見人,其狀萬端,如醉如狂,不可概舉。此皆鬼神及諸精魅附著惑人,或復(fù)觸犯忌諱,土地神靈,為其所作,非有真實,但隨方俗考驗治之。方列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