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川連茯苓湯

    作者: 陳言

    治心虛為寒冷所中,身熱心躁,手足反寒,心腹腫痛,喘咳自汗;甚則大腸便血。

    黃連 茯苓(各一兩) 麥門冬(去心) 車前子(炒) 通草 遠(yuǎn)志(去心,姜汁制炒,各半兩)半夏(湯洗去滑) 黃芩 甘草(炙,各一分)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盞半,姜錢七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遇六丁年,委和之紀(jì),歲木不及,燥乃盛行,民病中清, 脅小腹痛,腸鳴溏泄。為火所復(fù),則反寒熱,瘡瘍痤痱癰腫,咳而鼽。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