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查古籍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銀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題唐.孫思邈著。二卷。論眼科諸證甚為明晰,治療也不偏于補瀉寒溫。
貫眾(圖缺),生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山,今陜西、河東州郡及荊、襄間多有之。而少有花者,春生,苗赤;葉大如蕨,莖稈三棱,葉綠色似小雞翎,又名鳳尾草;根紫黑色,形如大瓜,下有黑須毛,又似老鴟?!稜栄拧吩啤脼T(舒若切),貫眾。郭璞注云∶葉圓銳,莖毛黑,布地,冬不死,《廣雅》謂之貫節(jié)是也。三月采根,曬干。荊南人取根為末,水調服一錢匕,止鼻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