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儒門事親》 小滿巳上三之氣

    作者: 張從正

    三之氣為病,多發(fā)熱,皆傳足經(jīng)者多矣。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太陽者,發(fā)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陽明者,身熱、目疼、鼻干、不得臥;少陽者,胸脅痛、耳聾、口苦、寒熱往來而嘔。此三陽屬熱。太陰者,腹?jié)M、咽干、手足自溫、自利不渴,或腹?jié)M時痛;少陰者,故口燥舌干而渴;厥陰者,腹?jié)M囊縮、喘熱悶亂、四肢厥冷、爪甲青色。三之氣病,宜以清涼,上溫下養(yǎng),不宜用巴豆丸下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趙學敏
  • 作者:
    葉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基礎上進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術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陳嘉謨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闡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楊時泰
  • 作者:
    唐宗海
  • 作者:
    劉宋、雷學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