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儒門事親》 便癰四十八

    作者: 張從正

    夫便癰者,乃男子之疝也,俗呼為便癰。言于大便處害一癰,故名便癰也。便癰者,謬名也,《難》《素》所不載也。然足厥陰肝之經(jīng)絡,是氣血行流之道路也。沖、任、督脈,亦屬肝經(jīng)之旁絡也。《難經(jīng)》曰∶男子有七疝是也。便癰者,血疝也。治之以導水丸、桃仁承氣湯,或抵當湯投之,同瘀血不散而治,大作劑料,峻瀉一、二十行;次以玉燭散,和氣血,通經(jīng)絡之類則是也。世之多用大黃、牡蠣而已。間有不愈者,是不知和血通經(jīng)之道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