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疳,殺蟲,去積,退熱,進(jìn)食。
木香 胡黃連 使君子肉(各一兩) 黃連 檳榔 龍膽草 訶子肉 肉豆蔻(煨) 蕪荑蘆薈 阿魏 銀柴胡
上為末,豬膽汁打糊為丸綠豆大,每二三十丸燈心湯下。
一方 治休息痢及疳泄,日久不能安。用雞子一枚,打破,用黃蠟如指大一塊,銚內(nèi)溶,以雞子拌和炒熟,空心食之。
又方 雞子一枚,生礬二分和炒食,亦好。
一方 治小兒吐瀉不食。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各二錢) 白豆蔻(七分) 肉豆蔻(火煨,二個) 木香(一錢) 山藥(五錢) 砂仁(二十個)
上為末,煉蜜丸皂子大,米湯化下。
一方 治小兒腹痛泄,青色者。是寒濕與驚氣所致。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陳皮 蒼術(shù) 羌活 藿香 桂皮 木香 砂仁 防風(fēng) 白芷青皮(少) 火煨,生姜二片,水煎服。
一方 小兒久痢赤白,羸瘦沉困,或眼閉發(fā)脫,用青黛為末,每服一錢,連進(jìn)三四服,能
一方 小兒腹痛,多是飲食所傷。
山楂(去核) 神曲(炒) 砂仁(炒) 麥芽(炒) 甘草(炙) 白術(shù)(炒) 陳皮青皮(炒) 寒痛加藿香、吳茱萸。有熱加黃芩。水煎服。
一方 小兒腹脹。
用蘿卜子(炒) 干葛 陳皮(各等) 食少加白術(shù)、甘草,少許濃樸,水煎服。
一方 小兒吃泥,胃氣熱故也。
軟石膏 黃芩 陳皮 茯苓 白術(shù) 水煎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疳,殺蟲,去積,退熱,進(jìn)食。
木香 胡黃連 使君子肉(各一兩) 黃連 檳榔 龍膽草 訶子肉 肉豆蔻(煨) 蕪荑蘆薈 阿魏 銀柴胡
上為末,豬膽汁打糊為丸綠豆大,每二三十丸燈心湯下。
一方 治休息痢及疳泄,日久不能安。用雞子一枚,打破,用黃蠟如指大一塊,銚內(nèi)溶,以雞子拌和炒熟,空心食之。
又方 雞子一枚,生礬二分和炒食,亦好。
一方 治小兒吐瀉不食。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各二錢) 白豆蔻(七分) 肉豆蔻(火煨,二個) 木香(一錢) 山藥(五錢) 砂仁(二十個)
上為末,煉蜜丸皂子大,米湯化下。
一方 治小兒腹痛泄,青色者。是寒濕與驚氣所致。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陳皮 蒼術(shù) 羌活 藿香 桂皮 木香 砂仁 防風(fēng) 白芷青皮(少) 火煨,生姜二片,水煎服。
一方 小兒久痢赤白,羸瘦沉困,或眼閉發(fā)脫,用青黛為末,每服一錢,連進(jìn)三四服,能
一方 小兒腹痛,多是飲食所傷。
山楂(去核) 神曲(炒) 砂仁(炒) 麥芽(炒) 甘草(炙) 白術(shù)(炒) 陳皮青皮(炒) 寒痛加藿香、吳茱萸。有熱加黃芩。水煎服。
一方 小兒腹脹。
用蘿卜子(炒) 干葛 陳皮(各等) 食少加白術(shù)、甘草,少許濃樸,水煎服。
一方 小兒吃泥,胃氣熱故也。
軟石膏 黃芩 陳皮 茯苓 白術(shù)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