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方
條芩 人參 黃連 生地 槐角子 當(dāng)歸 川芎 升麻 枳殼 大便秘加酒少許。
上水一鐘半,煎至一鐘,空心熱服。
一方 治痔漏,遠(yuǎn)年不愈者。先以雞子七個,每個入明礬一分,飯內(nèi)蒸熟,每清晨服一枚,次用此方。黃連末八兩,枳殼末六兩,甘草末四兩,雄豬臟一副,切作四五段,入藥在內(nèi),兩頭線札,煮一日取出聽用。后存汁一碗,將糯米一升,大麥仁一升,拌勻炒熟,連前藥豬腸搗千下,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百四五十丸,早中晚一日三次服。忌燒酒、椒蒜、煎炒物。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主方
條芩 人參 黃連 生地 槐角子 當(dāng)歸 川芎 升麻 枳殼 大便秘加酒少許。
上水一鐘半,煎至一鐘,空心熱服。
一方 治痔漏,遠(yuǎn)年不愈者。先以雞子七個,每個入明礬一分,飯內(nèi)蒸熟,每清晨服一枚,次用此方。黃連末八兩,枳殼末六兩,甘草末四兩,雄豬臟一副,切作四五段,入藥在內(nèi),兩頭線札,煮一日取出聽用。后存汁一碗,將糯米一升,大麥仁一升,拌勻炒熟,連前藥豬腸搗千下,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百四五十丸,早中晚一日三次服。忌燒酒、椒蒜、煎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