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咳嗽多日不愈。
貝母(去心) 桑白皮 五味子 甘草(炙,各半兩 知母(一錢半) 款冬花(二兩)杏仁(去
上為細末,煉蜜丸龍眼大,每臨臥噙化一丸。早晨嗽多者,胃中有食積,至此時火氣沉于肺中,以知母、貝母、地骨皮降肺火。黃昏嗽多者,火氣浮于肺,不宜用涼藥,以五倍子斂而降之。治嗽而脅痛,先以青皮疏通肝氣,后以二陳湯加南星、香附、青黛、姜汁服之。
治肺脹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宜用四物湯加桃仁、訶子、青皮、竹瀝、姜汁,水煎服。
《脾胃論》(公元 1249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三卷。依據(jù)臨床實踐,結(jié)合醫(yī)學理論,認為脾胃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最為 重要,提出“內(nèi)傷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張。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咳嗽多日不愈。
貝母(去心) 桑白皮 五味子 甘草(炙,各半兩 知母(一錢半) 款冬花(二兩)杏仁(去
上為細末,煉蜜丸龍眼大,每臨臥噙化一丸。早晨嗽多者,胃中有食積,至此時火氣沉于肺中,以知母、貝母、地骨皮降肺火。黃昏嗽多者,火氣浮于肺,不宜用涼藥,以五倍子斂而降之。治嗽而脅痛,先以青皮疏通肝氣,后以二陳湯加南星、香附、青黛、姜汁服之。
治肺脹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挾瘀血礙氣而病,宜用四物湯加桃仁、訶子、青皮、竹瀝、姜汁,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