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吐而口噤者,先用搐鼻藥。
瓜蒂(炒)赤小豆(各等分)
上為末,用香豉一合,水二盞,煮作稀粥,去渣取三分之一,和藥末一錢頓服之。不吐少加,得快乃止。吐不止,以麝香少許水調(diào)服,解之。氣厥身涼,用蘇合香丸,或八味順氣散。今用紫金丹,姜汁磨服,甚妙。氣虛厥脈細(xì)者,用四君子湯。痰厥脈弦,用玉樞丹,或牛黃丸,或白術(shù)、竹瀝。
又方 用大半夏三十個(gè)、巴豆二十個(gè)為末,丸小豆大,朱砂為衣,每服一丸,姜湯送下。
《重樓玉鑰》(公元 1838 年)清.鄭梅澗(樞扶)撰。四卷。一、二卷論喉病的證冶方藥,三、四卷論喉病的針?lè)ā?/p>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吐而口噤者,先用搐鼻藥。
瓜蒂(炒)赤小豆(各等分)
上為末,用香豉一合,水二盞,煮作稀粥,去渣取三分之一,和藥末一錢頓服之。不吐少加,得快乃止。吐不止,以麝香少許水調(diào)服,解之。氣厥身涼,用蘇合香丸,或八味順氣散。今用紫金丹,姜汁磨服,甚妙。氣虛厥脈細(xì)者,用四君子湯。痰厥脈弦,用玉樞丹,或牛黃丸,或白術(shù)、竹瀝。
又方 用大半夏三十個(gè)、巴豆二十個(gè)為末,丸小豆大,朱砂為衣,每服一丸,姜湯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