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奇效簡便良方》 癲瘋狗咬傷效方

    作者: 未知

    藥力小人減半,孕婦不忌

    生川軍三錢,桃仁七粒(去皮尖),地鱉蟲七個(炒去足)。上三味研末,加白蜜三錢,用酒一碗,煎至七分,連渣服之。如不能飲酒者,用水對和,亦可空心服。服此藥后,則設(shè)糞桶一只,以驗大小便。大便必有惡物,如魚腸豬肝之類,小便如蘇木汁,數(shù)次后藥力盡,大小便如常。再服再惡物又下,不拘帖數(shù),總要大小便無纖毫惡物為度,不可中止留余毒于腹中,以致復(fù)發(fā),切切牢記。此癥既發(fā),切不可吃斑蝥等毒藥,蓋此時腹中惡塊已積大如斗,不化其瘀血,而反以毒攻毒,必至悶亂而死。須忌房事十余日,戒之戒之。一患發(fā)之期,大都四十九日為多,近則二十二日,遠(yuǎn)則六七十日百余日不等,受毒有輕重故也。一此癥最毒,不必肌膚骨肉受傷,即衣服鞋襪一被咬過,雖毫無損傷,其毒亦能傳染被咬者。倘不明其狗之癲與非癲,不妨服藥以驗之,果是癲犬,必下毒物,若是好犬,則大便略溏而已,藥性和平絕無妨礙。此藥較他方為靈便,如鑼聲等可一概不忌,百試百效,務(wù)望廣為流傳,功德最大。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kuò)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
  • 作者:
    江考卿
  •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作者:
    錢潢
  • 作者:
    吳謙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