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查古籍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jìn)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何取之輕而棄之重耶!
殘軀六十有五,耳目半失于視聽,百脈沸騰而煩心,身如眾派漂流,瞑目則魂如浪去,神氣衰于前日,飲食減于囊時,但應(yīng)人事,病皆彌甚,以己之所有,豈止隋候之珠哉!安于淡薄,少思寡欲,省語以養(yǎng)氣,不妄作勞以養(yǎng)形,虛心以維神,壽夭得失,安之于數(shù),得喪既輕,血?dú)庾匀恢C和,邪無所容,病安增?。科埬艹执?,亦庶幾于道,可謂得其真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