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鼻衄

    作者: 朱梓

    (附論)夫婦人鼻衄者。由傷動血氣所致也。凡血氣調(diào)和。則循環(huán)表里。經(jīng)絡(luò)澀則不散。若傷損動因評曰。凡鼻衄雖多因熱。而得此疾。亦有因怒氣而得之者。昔趙恭人鼻衄不止。諸治不瘥。

    又有服愈

    解肌湯

    (出危氏方)

    治勞傷體熱。鼻血。不退熱。

    柴胡麻黃木通茯苓犀角蒲黃黃芩赤芍藥葛粉生地黃甘草(各等分)上

    阿膠散

    (出圣惠方)

    治婦人鼻衄。出血數(shù)升。不知人事。

    阿膠(一兩炒黃)桂心(半兩)細辛(半兩)龍骨(半兩)當歸(半兩切微炒)蒲黃(一兩)

    治婦人鼻衄。出血數(shù)升。不知人事。

    (出圣惠方)用搗楮葉汁飲一中盞效。

    又方

    (出圣惠方)用艾灰吹鼻中。

    又方

    (出圣惠方)用研紫檀木令細。吹鼻中。

    又方

    (出圣惠方)用梁上塵塞鼻中。

    刺薊散

    (出圣惠方)

    治婦人鼻衄。血不止。

    刺薊(二兩)桑耳(二兩)亂發(fā)灰艾葉(各一兩炒)生地黃(二兩)蒲黃(一兩半)上為一分。煎至六

    黃連散

    (出圣惠方)

    治婦人鼻衄不止。心神煩躁。

    黃連(一兩去須)犀角屑(一兩)刺薊(二兩)雞蘇葉(二兩)生地黃(一兩)上為散。每

    生干地黃散

    (出圣惠方)

    治鼻衄。出血數(shù)升。不知人事。

    生干地黃(二兩)黃芩(一兩)阿膠(二兩搏炒黃燥)柏葉(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

    藕汁飲

    (出圣惠方)

    治婦人鼻衄。出血數(shù)升。不知人事。

    生藕汁(三合)生地黃汁(三合)刺薊汁(三合)牛蒡汁(三合)白蜜(三合)上相和令勻

    犀角地黃湯

    (出大全良方)

    治內(nèi)有瘀血。鼻衄吐血。面黃。大便黑。心胸腹

    痛。

    芍藥(三分)生地黃(半斤)牡丹皮(去心一兩)犀角屑(一兩如無升麻川者代)上咀。

    蒲黃散

    (出圣惠方)

    治婦人鼻衄。出血數(shù)升。不知人事。

    鹿角膠(三兩搗炒黃燥)艾葉(一兩微炒)續(xù)斷(一兩)蒲黃(一兩)上為細散。每服二錢

    麝香散

    (出圣惠方)

    治婦人鼻衄。出血數(shù)升。不知人事。

    人中白(一分)石榴花(一錢)故錦灰(一錢)麝香(半兩)上細研為散。每取少許吹鼻中

    伏龍肝散

    (出圣惠方)

    治婦人鼻衄。出血數(shù)升。不知人事。

    生地黃汁(六合)刺薊汁(六合)生麥門冬汁(六合)伏龍肝末上暖三味汁調(diào)下伏龍肝末

    生地黃飲

    (出圣惠方)

    治婦人鼻衄。出血數(shù)升。不知人事。

    生地黃(一兩)生姜(二兩)阿膠(一兩搗碎炒黃燥別研為末)上先研地黃生姜。

    取入阿膠

    麥門冬飲子

    (出濟生拔粹)

    治衄血不止。

    麥門冬生地黃上銼每服一兩。水煎。衄血先朱砂、蛤粉。次木香、黃連。大便結(jié)下之。

    又方治婦人鼻衄。出血數(shù)升。不知人事。

    錦灰(一分)人中白(一錢)上相和研令勻。分為二服。以溫水調(diào)下立效。

    又方

    石膏牡蠣上等分搗羅為末。更研。以新汲水調(diào)如煎餅面。滴于鼻中立止。

    又方

    蓮子心(末)刺薊汁上研令勻。每用滴鼻中。

    治產(chǎn)后鼻黑色及鼻衄。脈當在血海。起攻于鼻口。血交左右。于其產(chǎn)后氣消血敗。

    榮衛(wèi)不理

    日久不可治。

    兩手中指節(jié)間。其

    又方治婦人鼻衄。出血數(shù)升。不知人事。

    用白米粉。以新汲水調(diào)下一錢。

    又方

    用燒皮灰細研。入大豆許。綿裹內(nèi)鼻中塞之。

    又方

    用飲白馬尿一合即止。

    又方

    用飲赤馬通汁一合。并滴入鼻中立止。

    又方

    用青葙草汁灌入鼻中。

    又方

    用人中白細研吹鼻。

    又方

    用石榴花、柏葉。分細研吹鼻中。

    又方

    用刺薊汁一合。飲之立止。

    桑白皮散治心胸積氣作痹。引兩脅痛。昏悶不收。音聲不清。虛熱上壅。作鼻

    衄。

    桑白皮(三分)枳殼木通生干地黃子芩白芍藥甘草上為粗末。每服三錢。

    重水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