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附論)夫諸陽之脈皆上于頭。頭為陽。陽為表。陽盛則表熱。若人體虛。腠理開泄為風邪所客。
風
方
黃連檳榔散
治禿頭瘡。
黃連(為末用麻油輕粉調得所攤于碗中將艾一撮燒煙碗覆其上熏之續(xù)再加其艾熏用)麻黃(術(炒五錢)上銼散。
每服三錢。入黑豆七十粒。紫蘇五葉。姜五片。同煎服。如大便秘。多加生地黃。次用貝母膏敷瘡。
松脂膏
(出圣惠方)
治頭瘡。經(jīng)年月久不瘥。
松脂(三分)黃連(三分去須)川大黃(半兩)水銀(一兩五錢)黃芩(一兩)苦參(一兩令星盡)上為末
貝母膏
(出仁齋直指方)
貝母(三錢五分)半夏(生)南星五倍子白芷濃黃柏苦參(各二錢五分)雄黃(一白芷、
皂連散
治頭瘡。
滿尺皂角(去弦核一錢)黃連(凈五錢)赤色白膠香(三錢)五倍子(三錢)蛇床子(一錢)兩。蛇床子一分。
曬干為末。麻油、輕粉調敷。
雌黃膏
治頭上生瘡。及一切惡瘡。諸藥治不瘥者。宜服。
雌黃(一兩)黃連(一兩五錢去須)苦參(一兩)礬石(五兩細研)茹(一兩)芥草(下。去滓。下研了
雞黃散
治頭瘡。不問遠年近日。
水龍亮(搗細)黃丹白礬(三味等分一處燒過炭)牛皮(另燒)雞子清(和藥一處燒)硫
加味平胃散
(出百一選方)
治一切惡瘡。頭上瘡。
上平胃散。入膩粉。清油調敷之。甚妙。
油漆膏
黃柏川黃連(各二錢)輕粉(一貼)明礬(一錢飛)漆滓(三錢五分)上香油半碗。共浸
胡粉膏
治頭中惡瘡。
胡粉水銀白松脂(各二兩)臘月豬脂(四兩)上將豬脂合松脂煎。卻以水銀、胡粉、合
膩粉膏
治頭瘡。年久不瘥。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炒令黃黑色)豉(二兩微炒)膩粉(二分)硫黃(半兩細研)上先搗之。
麻油膏
治頭痹。頭腦。頭枕后生正者為腦。側者為痹。
輕浮白浮石(燒存性為末)上麻油、輕粉調。雞羽刷上。勿用手按。即漲。或用黃牛糞。于
茹膏
治頭瘡。經(jīng)年月不瘥。
黃連(四兩去須)茹(二兩)上為末。以烏麻油調如膏。若小兒先以泔清洗之。
大人即
螵蛸散
(出瑞竹堂方)
治頭上生瘡。俗曰粘瘡。絕妙方。
海螵蛸(一錢)白膠香輕粉(各五分)上將海螵蛸、白膠香羅。入輕粉再研細。
敷貼。先
麝香散
(出十便良方)
治頭生惡瘡。
生牛皮(燒灰半兩)燕窠土(燒赤半兩)麝香(五分)上都細研令勻。以生油調。
日二三次
筍粉散
(出肘后方)
治頭上瘡。
上大筍殼。燒灰存性。加輕粉、生油調。敷之。
露蜂散
治頭瘡。及諸般瘡。
露蜂房白狗糞(各半兩)上并燒為灰。細研。以蜜和涂之。立瘥。
苦楝散
苦楝子(十四枚)杏仁(十枚)上都燒令煙盡。搗為末。入膩粉半錢。更研令勻。
以生油調
熊膽膏
治熱毒上攻。發(fā)赤根白頭瘡于頂上。宜用此方。
龍膽(一分去頭為末)熊膽(一分細研)上同研令勻。以生油調。日可兩三度。涂之。
治頭爛瘡。
(出仁齋直指方)上用燕窠。取抱子處土為末糝。先白芷、大腹皮煎湯洗。拭后糝。
治頭瘡
(出海上名方)用杏仁燒灰。敷之。
治人頭面患瘡。
用蛇蛻皮。執(zhí)以磨之。數(shù)百度。令熱乃棄。
又方
不蛀皂莢燒灰上用為末。以生油調。涂之。
魚鱗(炙令黃焦)上為末。每用時。先以水洗瘡。
使君子(燒令焦)上為末。以生油調。涂之。
(出十便良方)豉(一升)上以米醋二升。浸三宿。以布絞取汁。于鐺內慢火熬成膏。洗瘡。挹干。
去痂涂
治頭極癢不痛生瘡方。
(出十便良方)鵓鴿糞(五合)上以好醋和稀膏。煮三兩沸。日二三上。涂之。
治頭瘡乍發(fā)乍瘥。赤疼痛方。
竹葉(一片燒灰)上為末。雞子白和勻。日三四上。涂之。
治頭瘡經(jīng)久不瘥方。
(出十便良方)梁上塵(一兩細研)上用時。先以皂莢湯洗瘡。拭令干。以生油調。涂之。
蝦蟆頭(燒灰三枚)上為末。用生油調。涂之。
用牛角尖燒灰為末。以生油調。涂之。
用雞子黃。炒取油。和粉敷之。
烏龍膏(出余居士選奇方)不蛀皂角(一挺燒灰存性為末)杏仁(八枚濕紙)黃丹(五文累
治頭瘡及諸熱瘡。
用醋少許。和水凈洗。去痂。再溫水洗。干。百草霜總研。入膩粉少許。生油調涂。
立
羚羊角飲子
(出王氏傳方)
治丈夫婦人。風毒攻沖。頭面生瘡。虛腫等癥。
羚羊角犀角羌活檳榔人參(各一分)當歸(一分)上以上藥銼碎。略焙杵細。分作半升。煎
苦參丸
治肺毒邪熱。頭面生瘡。生疥癬。并宜服之。
苦參上一味。為細末。粟米飯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招臏孛诇拖隆?/p>
又頭瘡方
(出仁齋直指方)黃連為末。用麻油輕粉調得所。攤于碗中。將艾一撮燒煙。碗覆其上熏之。續(xù)再加艾。
熏用
(出仁齋直指方)穿山甲蚌粉(同炒)上用麻油、輕粉調敷。
癩頭瘡
(出危氏方)先用本人小便。燒秤錘令紅。投于小便中。方與洗瘡。皮皆去。然后以帛拭干。用瀝青五文
決效散
治風癢頭瘡。
管仲(三兩)白芷(一兩)上為細末。油調涂之。
(出海上名方)以干地黃為細末。入輕粉、麻油調。敷之。
(出本草)以大筍殼葉。燒為灰。量瘡大小。用灰調生油敷。入少膩粉。佳。
治頭耳瘡
(出本草)以白馬頭骨燒灰。敷之。
治頭上一切惡瘡。及禿瘡。諸藥不瘥者。
用鯽魚一頭。長五寸。留鱗開去腸胃。入頭發(fā)令滿。即以濕紙數(shù)重裹之。燒為灰。入雄黃一自瘥
(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一卷。主張人身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闡明補陰療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附論)夫諸陽之脈皆上于頭。頭為陽。陽為表。陽盛則表熱。若人體虛。腠理開泄為風邪所客。
風
方
黃連檳榔散
治禿頭瘡。
黃連(為末用麻油輕粉調得所攤于碗中將艾一撮燒煙碗覆其上熏之續(xù)再加其艾熏用)麻黃(術(炒五錢)上銼散。
每服三錢。入黑豆七十粒。紫蘇五葉。姜五片。同煎服。如大便秘。多加生地黃。次用貝母膏敷瘡。
松脂膏
(出圣惠方)
治頭瘡。經(jīng)年月久不瘥。
松脂(三分)黃連(三分去須)川大黃(半兩)水銀(一兩五錢)黃芩(一兩)苦參(一兩令星盡)上為末
貝母膏
(出仁齋直指方)
治禿頭瘡。
貝母(三錢五分)半夏(生)南星五倍子白芷濃黃柏苦參(各二錢五分)雄黃(一白芷、
皂連散
(出仁齋直指方)
治頭瘡。
滿尺皂角(去弦核一錢)黃連(凈五錢)赤色白膠香(三錢)五倍子(三錢)蛇床子(一錢)兩。蛇床子一分。
曬干為末。麻油、輕粉調敷。
雌黃膏
(出圣惠方)
治頭上生瘡。及一切惡瘡。諸藥治不瘥者。宜服。
雌黃(一兩)黃連(一兩五錢去須)苦參(一兩)礬石(五兩細研)茹(一兩)芥草(下。去滓。下研了
雞黃散
治頭瘡。不問遠年近日。
水龍亮(搗細)黃丹白礬(三味等分一處燒過炭)牛皮(另燒)雞子清(和藥一處燒)硫
加味平胃散
(出百一選方)
治一切惡瘡。頭上瘡。
上平胃散。入膩粉。清油調敷之。甚妙。
油漆膏
治頭瘡。
黃柏川黃連(各二錢)輕粉(一貼)明礬(一錢飛)漆滓(三錢五分)上香油半碗。共浸
胡粉膏
治頭中惡瘡。
胡粉水銀白松脂(各二兩)臘月豬脂(四兩)上將豬脂合松脂煎。卻以水銀、胡粉、合
膩粉膏
(出圣惠方)
治頭瘡。年久不瘥。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炒令黃黑色)豉(二兩微炒)膩粉(二分)硫黃(半兩細研)上先搗之。
麻油膏
(出仁齋直指方)
治頭痹。頭腦。頭枕后生正者為腦。側者為痹。
輕浮白浮石(燒存性為末)上麻油、輕粉調。雞羽刷上。勿用手按。即漲。或用黃牛糞。于
茹膏
(出圣惠方)
治頭瘡。經(jīng)年月不瘥。
黃連(四兩去須)茹(二兩)上為末。以烏麻油調如膏。若小兒先以泔清洗之。
大人即
螵蛸散
(出瑞竹堂方)
治頭上生瘡。俗曰粘瘡。絕妙方。
海螵蛸(一錢)白膠香輕粉(各五分)上將海螵蛸、白膠香羅。入輕粉再研細。
敷貼。先
麝香散
(出十便良方)
治頭生惡瘡。
生牛皮(燒灰半兩)燕窠土(燒赤半兩)麝香(五分)上都細研令勻。以生油調。
日二三次
筍粉散
(出肘后方)
治頭上瘡。
上大筍殼。燒灰存性。加輕粉、生油調。敷之。
露蜂散
(出圣惠方)
治頭瘡。及諸般瘡。
露蜂房白狗糞(各半兩)上并燒為灰。細研。以蜜和涂之。立瘥。
苦楝散
治頭瘡。
苦楝子(十四枚)杏仁(十枚)上都燒令煙盡。搗為末。入膩粉半錢。更研令勻。
以生油調
熊膽膏
(出圣惠方)
治熱毒上攻。發(fā)赤根白頭瘡于頂上。宜用此方。
龍膽(一分去頭為末)熊膽(一分細研)上同研令勻。以生油調。日可兩三度。涂之。
治頭爛瘡。
(出仁齋直指方)上用燕窠。取抱子處土為末糝。先白芷、大腹皮煎湯洗。拭后糝。
治頭瘡
(出海上名方)用杏仁燒灰。敷之。
治人頭面患瘡。
用蛇蛻皮。執(zhí)以磨之。數(shù)百度。令熱乃棄。
又方
不蛀皂莢燒灰上用為末。以生油調。涂之。
又方
魚鱗(炙令黃焦)上為末。每用時。先以水洗瘡。
又方
使君子(燒令焦)上為末。以生油調。涂之。
又方
(出十便良方)豉(一升)上以米醋二升。浸三宿。以布絞取汁。于鐺內慢火熬成膏。洗瘡。挹干。
去痂涂
治頭極癢不痛生瘡方。
(出十便良方)鵓鴿糞(五合)上以好醋和稀膏。煮三兩沸。日二三上。涂之。
治頭瘡乍發(fā)乍瘥。赤疼痛方。
竹葉(一片燒灰)上為末。雞子白和勻。日三四上。涂之。
治頭瘡經(jīng)久不瘥方。
(出十便良方)梁上塵(一兩細研)上用時。先以皂莢湯洗瘡。拭令干。以生油調。涂之。
又方
蝦蟆頭(燒灰三枚)上為末。用生油調。涂之。
又方
用牛角尖燒灰為末。以生油調。涂之。
治頭瘡
用雞子黃。炒取油。和粉敷之。
烏龍膏(出余居士選奇方)不蛀皂角(一挺燒灰存性為末)杏仁(八枚濕紙)黃丹(五文累
治頭瘡及諸熱瘡。
用醋少許。和水凈洗。去痂。再溫水洗。干。百草霜總研。入膩粉少許。生油調涂。
立
羚羊角飲子
(出王氏傳方)
治丈夫婦人。風毒攻沖。頭面生瘡。虛腫等癥。
羚羊角犀角羌活檳榔人參(各一分)當歸(一分)上以上藥銼碎。略焙杵細。分作半升。煎
苦參丸
治肺毒邪熱。頭面生瘡。生疥癬。并宜服之。
苦參上一味。為細末。粟米飯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招臏孛诇拖隆?/p>
又頭瘡方
(出仁齋直指方)黃連為末。用麻油輕粉調得所。攤于碗中。將艾一撮燒煙。碗覆其上熏之。續(xù)再加艾。
熏用
又方
(出仁齋直指方)穿山甲蚌粉(同炒)上用麻油、輕粉調敷。
癩頭瘡
(出危氏方)先用本人小便。燒秤錘令紅。投于小便中。方與洗瘡。皮皆去。然后以帛拭干。用瀝青五文
決效散
治風癢頭瘡。
管仲(三兩)白芷(一兩)上為細末。油調涂之。
治頭瘡
(出海上名方)以干地黃為細末。入輕粉、麻油調。敷之。
治頭瘡
(出本草)以大筍殼葉。燒為灰。量瘡大小。用灰調生油敷。入少膩粉。佳。
治頭耳瘡
(出本草)以白馬頭骨燒灰。敷之。
治頭上一切惡瘡。及禿瘡。諸藥不瘥者。
用鯽魚一頭。長五寸。留鱗開去腸胃。入頭發(fā)令滿。即以濕紙數(shù)重裹之。燒為灰。入雄黃一自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