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諸腫

    作者: 朱梓

    (附論)夫腫之生也。皆由風(fēng)邪寒熱毒瓦斯??陀诮?jīng)絡(luò)。使血澀不通。壅結(jié)皆成腫也。風(fēng)邪所作者。

    腫有頭有根。色赤痛腫。其熱毒作者。亦無正頭。但急腫久不消。熱氣結(jié)盛血壅。則為膿也其候非一也。

    凡諸暴腫。一一不同。無問近遠(yuǎn)。皆服五香連翹湯。刺去血。小豆末敷之。其間數(shù)數(shù)以針刺洗

    犀角膏療熱毒風(fēng)。并發(fā)背。

    犀角羚羊角玄參續(xù)斷大黃白蘞射干白芷黃芩麻黃(去節(jié)各六分)升麻(水石(十二脂三升。

    延壽濟(jì)世方治瘡腫

    朱砂鹽花(各二錢)雄黃明礬生楓香(各二錢)黃丹赤石脂琥珀輕粉(各一錢研細(xì))上為細(xì)末大。每服一丸。

    不必盡劑。腫病即口。收住暈毒為妙之大效。又治小兒

    內(nèi)托復(fù)煎散

    (出濟(jì)生拔粹方)

    治腫。如外根盤不深。形諸在表。其脈多

    浮。痛在皮肉地骨皮黃防風(fēng)(各二兩)芍藥黃芩白術(shù)茯苓人參甘草當(dāng)歸防己(以上蒼術(shù)滓去滓。

    若大便秘自不能侵

    紫草膏

    (出圣惠方)

    治一切腫毒。肉色不異。時時牽痛。經(jīng)年腫勢不消。

    紫草(一兩)桂心(一兩)芎(一兩)赤芍白蘞川大黃防風(fēng)(去蘆頭)黃芩莽膏。及熱涂

    紫葛散

    (出御藥院方)

    治諸腫貼方。

    紫葛(十分)大黃(五分)青木香(一分)玄參白蘞黃芩黃連榆白皮升麻由跋地黃汁與米醋

    金花散

    (出御藥院方)

    消赤腫、止疼痛、散毒瓦斯。

    川大黃黃柏蔚金黃連黃芩(各一兩)甘草樸硝寒水石(各半兩)白芨白蘞(

    療風(fēng)毒及一切腫涂散方。

    大黃(五兩)白蘞(三兩)寒水石紫葛青木香(各一兩)硝石黃芩(各二兩)大青(易之。若腫在骨

    廣圣散治一切腫毒。

    蒼術(shù)(一斤米泔水浸四時)川烏(半斤炮)草烏(四兩炮)蝎梢(二兩)地龍(二兩去土)為細(xì)末。治風(fēng)毒腫。用溫一錢。腦疽發(fā)背。以井花搽患處。一切頭風(fēng)。用生瘡用井花水調(diào)搽。小

    商陸膏貼諸腫瘡。

    商陸(二兩)黃芩黃連白芷白蘞大黃莽草(各二兩)白芨(二兩)上搗篩。熔膠

    金黃散消腫散毒。生肌止痛。

    黃連大黃黃黃芩黃柏郁金(各一兩)龍腦(半錢另研)甘草(半兩)上為細(xì)末之?;?/p>

    七圣散治一切腫毒。不出三日。神效。累用果驗(yàn)。

    當(dāng)歸黃(蜜炙干)貝母(各五錢)甘草枳殼(四錢)白芷(六錢)乳香(痛加三錢不

    千金散治諸腫毒、便毒初覺。一服即愈。

    金銀花大黃山梔子牡蠣(酥各半兩)栝蔞(一個銼)穿山甲(炮二錢半)甘草(少

    水黃散圍腫毒。

    犀角屑草烏皮尖大黃白芨白蘞麝香樸硝(各等分)上為細(xì)末。蜜醋調(diào)。

    薄攤油

    外用漬毒藥治諸腫毒。堅硬不消。

    黍粘子葛根升麻地骨皮甘草金銀花黃花地丁(各等分)上為粗末。每用五七

    治毒腫方

    草烏尖(去皮)天花粉赤小豆天南星貝母香白芷拒霜葉(陰干秋后收者)上各等

    當(dāng)歸內(nèi)消散治諸般腫毒。

    白僵蠶香白芷貝母桔梗百藥煎甘草上各等分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用茶清調(diào)下。

    縮毒金粉散

    郁金(半兩)白芷(一兩)天花粉(一兩)甘草(半兩)川芎(一兩)干葛(一兩)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茶清調(diào)下。如無郁金。用黃芩或蒲黃。皆可代用。

    和血通氣丸

    人參(一兩)大黃黃柏黃芩(去腐各四兩)麥門冬(去心二兩)牽牛(一斤炒香取頭末熱之人。隔

    乳香托里散治一切瘡腫。疼痛不可忍者。如少壯氣實(shí)者。先疏利后服之。

    御米殼(去蒂萼蜜炒一二兩)當(dāng)歸芍藥川芎(各半兩)乳香沒藥(各一錢)上為粗末再服

    消毒散

    (出圣惠方)

    治一切腫毒。及腫而疼痛者。

    天南星郁金木鱉子(去殼)草烏頭赤小豆樸硝(研細(xì)旋入各等分并生用)上為細(xì)末

    加味消毒飲子治搭腮腫。

    荊芥穗甘草牛蒡子防風(fēng)羌活連翹(各等分)上為粗末。水煎。三兩服。散毒然后

    金花散

    (出十便良方)

    治一切熱毒結(jié)聚。赤疼痛。消腫解毒。

    葉子雌黃(半兩細(xì)研)黃連(半兩去須)檳榔(一分)郁金(半兩)川大黃(半兩)麝香(二換之。一方

    藜蘆膏

    (出千金方)

    治赤色腫有尖頭者。

    藜蘆(二分)黃連礬雄黃松脂黃芩(各八分)上為末。豬脂二升二合。煎令烊。調(diào)

    梔子仁湯

    (出外科精要)

    治時氣頭面赤腫。

    郁金枳殼(去穣)升麻(各一兩)梔子仁牛蒡子大黃(各一兩)上為細(xì)末。

    每服三錢

    金黃散治敷諸腫毒。

    天花粉黃柏寒水石黃芩何首烏上各等分為細(xì)末。用涼水調(diào)敷之。又方用郁金。

    治敷腫痛藥

    赤小豆(一升)天南星(二兩)小粉(二兩炒)木鱉子(一兩用肉)草烏(二兩)上為細(xì)末。用米醋調(diào)敷。加無名異尤妙。

    腫湯

    (出御藥院方)

    諸腫痛不消?;蚪蠲}拘攣。不能屈伸。

    蒲公英(黃花地?。╄坭矫琥橒x藤升麻葛根(各等分)上為粗末。每用半兩。

    水一升

    團(tuán)腫方

    草烏白芨白蘞黃柏樸硝(各等分)上蜜調(diào)。入醋和勻。團(tuán)腫外即便收起。

    治諸般腫毒并便毒疽癰方

    白術(shù)赤茯苓豬苓澤瀉栝蔞(各等分)上一半水、一半酒煎一盞。露天一宿。

    若病

    五香散

    (出圣惠方)

    治一切毒腫。疼痛不止。

    沉香(一兩)木香(一兩)丁香薰陸香(各一兩)麝香(一錢細(xì)研)上為末。

    入麝香更研

    佛手散

    (出御藥院方)

    治一切腫毒

    黃柏大黃(各一兩)甘草(半兩)樸硝(三兩)粟米粉(一兩)上為末。每用水調(diào)如膏。

    消腫毒方

    牡蠣草烏頭南星半夏貝母上各等分。用姜汁面調(diào)涂之。一方添知母。單用姜汁涂

    內(nèi)消散敷前項(xiàng)赤腫。

    樸硝香附子木鱉子橘紅上為細(xì)末。用蜜水調(diào)敷之。

    內(nèi)托散

    (出儒門事親)

    治諸般腫毒惡瘡。一服立愈。

    大黃牡蠣(各半兩)甘草(三錢)栝蔞(二個山梔子亦可)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大

    麝香散治皮肉猝腫起已入腹者。及產(chǎn)后妒乳。腫痛壯熱。欲結(jié)成癰者。宜服此

    方。

    麝香薰陸香青木香雞舌香(各一兩)上以水四升。同煮取二升。分為再服。若惡核腫

    消腫毒方

    用檳榔半兩。豬糞燒存性半兩。龍骨三錢。輕粉少許。鹽湯洗患處。拭干。油調(diào)涂之效。

    乳香餅子

    (出圣惠方)

    治一切惡瘡腫毒。

    蔓荊根(一握)乳香(一兩)黃連(一兩去須)杏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上搗三五百杵。

    消腫毒方

    用黃蠟熔開。攤紙上。用茶湯入飛鹽洗患處后。用蠟膏貼之。三日一洗換。

    祛毒散

    (出應(yīng)驗(yàn)方)

    治腫毒便毒。一切惡瘡敷貼效。

    貝母白芷(各半兩)赤小豆(四十粒)蒼耳葉(四十九葉)上為細(xì)末。用蜜水調(diào)敷腫處。

    犀角消毒散

    犀角防風(fēng)人參大力子甘草(生各一兩)上為末。每服五錢。水半碗煎一盞。

    冷服

    通氣散治諸腫毒初發(fā)。無異宜服。

    陳皮(一斤去蒂)阿膠(四兩炒)甘草(四兩)上咀。每服半兩。用水二盞。

    煎八分

    替針膏

    (出應(yīng)驗(yàn)方)信江子斑蝥上為細(xì)末。丸如小麥粒大。每用時針挑破。安藥在內(nèi)。膏藥粘貼妙。

    治頸項(xiàng)及胸背。有大腫赤發(fā)。即封之令不成膿方。

    (出千金方)樸硝(三兩)香豉生地黃(各半斤)上合搗。煮令地黃爛熟。敷腫處。濃二分。

    日三四易

    治諸般腫毒

    (出圣濟(jì)總錄)用紅槿花去萼。搗為膏敷之。若干以蜜調(diào)敷。

    五倍子散治一切腫毒。

    五倍子大黃黃柏(各一兩銼)上為散。新汲水調(diào)如糊。日三五度。涂敷患處。

    如冰散治一切腫毒。

    無名異苦杖香白芷上各等分為細(xì)末。用新汲水調(diào)敷之。

    黃芩湯治汗后余毒、頰腫痛。

    黃芩栝蔞甘草上咀。每服半兩。白水煎服。

    縮毒散治諸般腫毒。

    白芷(二兩)山梔子(二兩半)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用酒調(diào)下。隨病服。

    治諸腫毒方

    生姜(一塊洗凈)干山藥(比姜用三分之二)上一處搗爛敷腫處。干濕自加。日換五七次即

    治一切惡腫毒

    (出圣惠方)槐子(半斤)護(hù)火草(一把)上合搗。水和敷上。干即易之。

    治無名腫毒?;虮尘抑畏āD[圍之名鐵井檻。

    蒼耳(端午前收燒灰存性)芙蓉葉(重陽前收同研為末)上以蜜水調(diào)。敷之。

    治臂腕腫痛

    取死蛇一條。以水煮取濃汁。浸腫痛。冷易之。

    治諸惡腫失治有膿

    (出肘后方)取燒棘針作灰。水調(diào)敷之。經(jīng)宿頭出。

    治手腳酸痛兼微腫

    取烏麻五升。熬碎之。酒一升浸一宿。隨多少飲之。

    治腫

    以柳枝如腳指大。長三尺。二十枝水煮令極熱。故帛裹腫處。取湯熱洗之。即瘥。

    又方

    以醋研萊菔子服之。消腫毒。不可以地黃同食。用時以水研。服之。

    治身體手足腫

    以牡驢脂和鹽。敷之。

    治身體手足猝腫

    以米醋和蚯蚓屎。敷之。

    治猝暴微腫。中有物如石。痛刺啼呼。若不治百日死。

    取商陸根搗汁?;蛘糁R圆技股习菜?。勿令腹冷。冷復(fù)易。晝夜勿息。

    治一切腫

    以紫檀細(xì)碎。大醋和敷腫上。

    又方

    以紅藍(lán)花熟爛搗。取汁服之。不過再三服便瘥。服之多少。量腫大小而進(jìn)之。

    治暴患赤腫

    以蕓香皮三兩搗。和三年醋滓封之。日六七易。亦治妒乳腫。服丹石人采藥。生服一兩莢佳

    治谷道赤腫

    以杏仁杵作膏。敷之。

    治諸腫方

    取江石碎如棋子。炭火燒赤。投米醋中浸之。良久又燒。如此十遍。鹿角一具。連骼骨者二取三指面爛落切

    又方

    以姜汁或干末。和油煎成。摩結(jié)核上。三五度瘥。

    治凡腫已潰未潰者

    以鯉魚燒作灰。醋和涂之。一切腫上。以瘥為度。

    獨(dú)勝散治腿上赤腫疼痛。漸次移下消。

    用真川芎為細(xì)末五錢。擂蘿卜汁調(diào)服。

    消腫毒方

    用好京墨醋磨涂四圍。姜汁和豬膽涂毒上。干即再涂效。

    治毒瓦斯攻手足腫疼

    以櫸樹皮、槲皮合。煮汁如飴糖。以樺皮濃煮汁。絞飲之。

    赤龍散

    (出儒門事親)

    消散一切腫毒。

    以野葡萄根紅者。去粗皮為末。新水調(diào)涂腫上。頻掃新水。

    水調(diào)膏

    (出百一選方)

    治一切腫毒

    以小粉不拘多少。炒令焦黑。研細(xì)。先以米醋一大盞。入捶碎皂角二梃。煎滾數(shù)沸。濾去

    神效方治腮及癰疽、發(fā)背、瘡癤等證。立效。

    以赤小豆為細(xì)末。以新汲水調(diào)敷瘡上。及四邊赤腫處。干即再敷之。

    蒺藜散

    以蒺藜一升。熬令黃。搗篩。以麻油和之如泥。炒令焦黑。以涂故帛上。剪如腫大。勿開頭

    神效方

    (出肘后方)

    療一切腫初覺。痛不可忍。

    取面溲如十指粗取。繞腫令匝滿。中布生椒。又以一斤面可椒上蓋之。當(dāng)中以艾炷如酸棗大

    水銀拓方

    (出圣濟(jì)總錄)

    治惡毒風(fēng)腫熱疼。

    以水銀二斤。以紙分為兩裹。密系頭。更以帛重裹。勿令走失。遞互拓腫上。覺濕即易。

    一方治偏腫毒

    以茴香、甘遂各等分。用酒調(diào)二錢。服之。

    團(tuán)腫方

    以馬齒莧、樸硝、黃柏。以水蜜和。涂腫處。

    治諸腫毒及火丹蛇咬

    以地錢草、丹爐中名此。俗呼火丹草。其形如小錢大。葉如荷葉。又名散風(fēng)草。和姜鹽爛搗

    秘方治腫毒

    以黑豆一斤。米醋煮干。就炒燥研末。山藥半斤為末。官桂二兩為末。用鮮米粉作糊為丸。

    三圣散治無名腫毒。惡物所傷。并破傷風(fēng)。

    以好鍛石一斤。鐵鍋內(nèi)炒紅。傾入瓷器內(nèi)。加大黃二兩和勻。水調(diào)搽腫暈處。

    又方

    以貝母、香白芷、酒擂服。以滓敷之。初患者一宿即消。

    腮方

    用水調(diào)乳香末涂之。仍服蘇子降氣湯。

    治一切熱毒癰腫。疼痛不可忍方。(

    出圣惠方)用蒼耳子不限多少。熬令微黃。搗為末。取油淀相和。涂于腫上。干即換之。蒼耳汁漬之佳

    治毒攻手足腫疼痛方

    (出肘后方)用鹽豉及羊屎一升令熱。以漬之。

    又方

    細(xì)銼黃柏五斤。以水三斗煮漬之。亦治攻陰腫痛。

    又方

    以牛肉裹腫處。消腫痛止。羊肉亦得。

    皂莢乳香酒

    (出圣濟(jì)總錄)

    治腫毒。

    以皂莢刺大者一枚。銼作十余片。用乳香一塊雞頭大。銀石器內(nèi)炒令煙起。入皂莢刺同炒。

    消腫毒方

    用黃柏蘸豬膽汁。炙數(shù)次為末。水調(diào)涂之。

    又方

    用野地人糞下土。水調(diào)涂之。

    又方

    用好粉油調(diào)碗內(nèi)。另燒艾熏至黃色。抹搽之。

    又方

    用生茄子皮貼。臭黃水即出。一日一換。亦可治瘡。

    犀角升麻湯

    (出本事方)

    治陽明經(jīng)絡(luò)受風(fēng)熱??诖健㈩a車、發(fā)鬢腫痛。及鼻

    痛不可開口。雖犀角(七錢)川升麻(半兩)防風(fēng)(一錢半)羌活(三錢)川芎白附子香白芷(各二錢至三盞半。

    分作三服。一日一服訖。其證必減。如臟腑有些溏。不妨足陽明胃經(jīng)也。經(jīng)云。腸胃為市。又云陽明多血多氣。胃之中腥膻五味。無所不納。如市KT無所不有也。六經(jīng)之中。

    以胃經(jīng)血?dú)饩愣?。腐熱飲食之毒。聚于胃。故此方以犀角為主。飲食之毒。陽明?jīng)絡(luò)。環(huán)唇挾口。起于鼻交中。循頰車。上耳前。過額。上入循發(fā)際。至額顱。昔王公患此一經(jīng)。亦以升麻佐之。余藥皆滌除風(fēng)熱。升麻黃芩。專入胃經(jīng)。故用有效。

    神應(yīng)散

    (出御藥院方)

    治諸瘡腫硬。色白不潰。疼痛不已。

    用吳茱萸不以多少。生用為粗末。熨烙卻用鹽包蓋之。

    升麻湯

    大潰腫痛毒

    消赤散

    (出家藏經(jīng)驗(yàn)方)

    治一時赤腫作痛。

    黃丹(一錢生)草烏(二錢半)牡蠣(四錢火)蛤粉(八錢生)上為細(xì)末。

    每用三錢。汲

    治腫不下

    (出百一選方)冬青葉川柏甘草上等分煎湯。以五升瓶盛。湯浸三兩時。必下。

    柏皮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一切風(fēng)熱毒瓦斯。赤腫疼痛。

    赤小豆天南星(生用)黃柏(上三味各一兩)土朱(一分)上件為細(xì)末。新水調(diào)成膏子。

    消腫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風(fēng)熱毒瓦斯上攻頭面?;虮樯沓嗄[疼痛。

    郁金甜葶藶大黃黃芩(以上四味各半兩)芒硝(另研)赤小豆(一合)伏龍肝(二兩)

    如冰散

    (出楊氏家藏方)

    療風(fēng)邪熱毒壅滯。肌肉榮衛(wèi)不宣。蘊(yùn)積成腫。血澀

    膚腠如行舟之狀樸硝(五兩另研)蛤粉寒水石(各三兩)香白芷(一兩)腦子(一錢另研)上為細(xì)末和勻

    玉粉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熱汗浸漬成瘡。腫癢痛。

    治身體頭面。忽有暴腫處如吹方。(出肘后方)用巴豆三十粒。連皮碎。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綿蘸以拭腫上。趁手消。勿近口。

    七圣散

    (出衛(wèi)生家寶方)

    治消熱毒赤腫。痛不可忍。

    黃芩(一兩去黑心)大黃(一錢)滑石(四兩)上為細(xì)末。每次二錢。用冷水調(diào)。

    掃腫赤痛

    白鶴散

    (一名提毒散出衛(wèi)生家寶方)

    治熱毒腫硬難消者。

    寒水石(軟者火燒不爆散者乃是寒水石燒爆烈散即是石膏不可用)上用炭火燒寒水石通赤。

    兒。更

    治猝風(fēng)毒腫

    (出圣惠方)伏龍肝上以醋和如泥。涂于腫上。干即易之。

    又方

    上以獨(dú)顆蒜切作片子。貼于腫上。以艾火灸之二七壯。極驗(yàn)。

    水調(diào)膏

    (出衛(wèi)生家寶方)

    治風(fēng)熱腫毒。結(jié)聚未成頭者。

    寒粟米不拘多少。遇三伏日。用盆缽盛粟。汲井花水浸頓露地。五七日一易水。直至盡臘。

    膏。

    白芨散

    (出十便良方)

    治發(fā)瘡。腫硬熱赤不散。

    麒麟竭(指面大塊)木鱉子(五個去皮殼研)白芨(五大指塊)黃連(半兩)上為末。用豬

    治赤腫

    白芷大黃(各等分)上為末。蜜醋調(diào)涂。

    治腫毒

    (出本草)用土蜂窠上細(xì)土。醋和為泥。敷之。

    治一切腫毒。兼止疼痛

    (出本草)用皂角于酒中。取盡其精。于火內(nèi)煎之成膏。涂帛貼之。

    治腫毒

    (出本草)用落蘇入醋。摩敷之。

    治腫毒

    (出本草)用地椒作湯。淋渫。

    敷腫方

    (出本草)取壤堆上土。苦酒和為泥。敷腫極妙。一方用酒。

    治諸腫失治有膿

    (出本草)以蛇蛻皮燒灰。水和封腫上。即蟲出。

    治諸惡腫

    (出本草)取黃藥根研服之。涂赤腫上。

    治腫毒

    (出本草)以大青莖葉搗。涂窨患處。

    又方

    (出本草)以瞿麥搗。敷之。

    治腫毒游風(fēng)。風(fēng)疹頭痛。

    (出本草)并以芭蕉根研。窨敷。

    治腫毒

    (出本草)用蘿卜子醋研。敷之消。

    又方

    (出本草)用白商陸同大蒜之。

    消腫毒

    (出本草)以積雪草用鹽。貼腫上。

    治一切腫痛風(fēng)疾

    (出本草)以刺虎根葉枝干細(xì)銼。焙干搗細(xì)為末。暖酒調(diào)服一錢。

    治一切赤腫。但癰毒結(jié)未成者并可消。

    用黃蜀葵子不拘多少。研細(xì)。滴水研令稀稠得所。將絹帛子裹定。旋挹所余汁撲腫所四畔。

    治毒攻手足腫疼痛方

    掘坑令深三尺。少容兩足。燒坑令熱。以酒灌坑中。著履踞坑中壅勿泄。

    治腫多癢。按之隨手起或癮疹方。

    但令痛。以手摩將抑?jǐn)?shù)度。自消。

    治皮膚惡腫

    (出本草)以仰盆水磨敷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