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方》 總論

    作者: 朱梓

    凡人春服小續(xù)命湯五劑。及諸補散各一劑。夏大熱則服腎瀝湯三劑。秋服黃等丸一兩劑。

    不故初御藥。皆先草木。次石。是為將藥之大較也。所謂精粗相代。階粗以至精者也。夫人從少至長。休息五谷。不可一朝頓遺之。凡服藥物。為益遲微。則無充饑之驗。然積年不已。方能骨髓填實。五谷居然而自斷。今人多望朝夕之效。求目下之應(yīng)。藏府未充。便以絕谷氣。

    使除藥。未有用。又將御衣形神。與俗無別。以此致弊。胡不左哉。服餌大體。皆有次第。

    不知其術(shù)者。非止交有所損。卒亦不得其力。故服餌大法。必先去三蟲。三蟲既去。次服草藥。好得藥力。次服木藥。好得力訖。次服石藥。根據(jù)此次第。乃得遂其藥性。庶其安穩(wěn)??梢匝育g矣。

    稽康之論養(yǎng)生曰。世或謂神仙可以學(xué)得。不死可以力致。又曰。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

    過至仙金碧參同。其為養(yǎng)生引年之道。皆一道也。而獨以神仙為不可學(xué)。則非也。黃帝問道于廣成子。廣成子曰。無視無聽。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長生。所謂道者。如此而已。若夫飛丹煉石。導(dǎo)引按蹺。與夫服氣辟谷。皆神仙之術(shù)所不廢者

更多中醫(yī)書籍